重庆首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亮相 “三层七类”保护体系留住巴渝“乡愁”
作为重庆1986年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的首个名城保护专项规划,《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今年年初正式获得市政府批复。《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其将如何留住重庆城市文脉?近日,趁着2015年中国名城委西南片区会在渝召开之际,市规划局正式公布规划内容,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此进行深入解读。
主城重点保护28个传统风貌区
“这是重庆1986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的首个全面性的名城保护专项规划。”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明确提出“传承历史文脉,彰显传统风貌,把历史资源、地域文化与城市风貌有机结合,不断增强重庆历史文化名城魅力”的保护目标,并首次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按照“三层七类”体系进行梳理和保护。
“三层”,指空间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地段和历史文化资源点等“点、线、面”三层;“七类”,则指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风貌区、历史文化村镇、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和保护建筑、风景名胜、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主题遗产等7种资源。
参与本次《规划》起草工作的专家方钱江介绍,按照风貌与文脉相匹配的原则,重庆主城范围内梳理出传统巴渝、明清移民、开埠建市、抗战陪都、西南大区5类风貌类型,并对应相应的历史文脉。在此基础上,主城细化出了28个传统风貌区。
其中包括:重庆古城墙遗址、磁器口、十八梯等14个传统巴渝传统风貌片区;湖广会馆及东水门、鱼嘴等2个明清移民传统风貌片区;白象街、打铜街等4个开埠建市传统风貌片区;中山四路、李子坝、第十兵工厂(长安集团)等5个抗战陪都传统风貌片区;人民大礼堂、大田湾及劳动人民文化宫、重钢等3个西南大区传统风貌片区。
“传统风貌区便是我们未来实施城市文脉保护的重点区域,其中,有按照原状保护的核心建筑区域,有进行控制性建设或风貌整治的拓展区域,还有按照核心建筑风貌进行打造的周边区域。”方钱江介绍,除了风貌保护之外,我市未来还将在重庆地域特色保护方面下功夫,其中重点是山城要素的保护,包括眺望点、山城步道、过江索道等。
亟待唤醒的城市文脉
据介绍,从1982年国内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出炉以来,截至2014年底,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达125座。而在这30余年间,在名城保护体系逐渐建立、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同时,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等名城破坏问题也日益凸显。
“城市文化名城保护,与文物保护是两个概念,其所要保护的并非某个单一的事物,而是整座城市的特色风貌和文脉,其核心在于促进城市建设过程中传承与发展的有机融合。”中国名城委副主任邱跃认为,名城保护并非否定城市建设,而是要深刻认识“城市规划描绘的是未来,演绎的却是历史”这一理念,避免千城一面的尴尬。
对此,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李先逵表示赞同。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李先逵见证了重庆城市建设的速度,也目睹了一些城市文脉符号的消失与沉睡。“在城市建设中,文脉与风貌不匹配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某些地方,本来是抗战文化,建筑风格上却修成吊脚楼古镇一条街,或者某地本来是以巴渝文化为主,却非要建一个徽派古镇,这就是破坏了历史文脉。”
“重庆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开埠文化、工业文化、现代山水都市文化于一身,在城市中还有很多值得唤醒的文脉符号。”李先逵建议,城市风貌便是城市文脉的直接载体,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首先应当厘清重庆文脉,其次就是保护能代表地域文脉的典型风貌建筑,然后以此为核心,对周边城市建设进行与之匹配的风貌规划。
2至3年保护规划全覆盖
按照计划,在《规划》基础上,我市预计将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全覆盖。目前,沙坪坝磁器口和北碚金刚碑已完成街区保护规划,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也已获市政府批复。
此外,为确保《规划》的推行力度,今年,我市已启动了《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市人大已将其立项为预备立法项目。与此同时,我市正在制定《重庆市传统风貌区保护管理办法》,年内将作为传统风貌保护的政府规范性文件报市政府批准。
“《规划》是重庆出台的首个关于名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意味着重庆在保护城市文脉方面有了指南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李和平说,但“名城保护”不仅仅是规划局的事,规划仅仅是决策参考和指导,如何让规划迅速落地,还需要各级政府、多方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中国名城委副主任邱跃也认为,文脉其实就是人类活动书写的历史,继承和传承城市文脉应该全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