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画传》(纪念版)带你走进历史的真实 生动展现革命导师光辉形象
列宁参加纪念十月革命两周年的红场游行(1919年11月7日)。(本版图片由重庆出版集团供图)
1918年11月7日,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发表讲话。
重庆日报消息,为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列宁诞辰150周年,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纂的《列宁画传》(纪念版),近日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发行。
这部画传,通过586张图片、13万文字,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可敬可信、可爱可亲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形象。
画传中的文字说明、历史图片和艺术珍品如何彼此呼应?有何亮点?日前,重庆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参与编纂的部分学者和重庆出版集团相关编辑、设计人员。
《履冰涉险,流亡国外》 (油画) А.李洛夫
较2012年版本可读性更强
“帮助读者完成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
白色的封面上,“列宁画传”4个红色大字大气沉稳,摄于1918年的列宁肖像展现出列宁的宏伟气魄。
翻开《列宁画传》(纪念版),“童年和中学时代”“早期的革命活动”“为建立和巩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而奋斗”等9个篇章完整地再现了列宁的生命航程。
据了解,2012年,中央编译局和重庆出版集团曾合作推出《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列宁画传》。这组8开的精装本画传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而重庆出版集团2018年出版的《马克思画传》(纪念版)、今年刚刚出版的《列宁画传》(纪念版)和即将出版的《恩格斯画传》(纪念版)均为16开的普及本,更适合大众阅读。
中央编译局原局长、《列宁画传》(纪念版)主编韦建桦说,和2012年版相比,新版画传史料更加丰富翔实,结构更加完整合理,表述更加简洁流畅,形式更加生动活泼,“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画传,帮助读者完成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走近列宁从事斗争的峥嵘岁月,走向列宁主义如日初升的地方。”
这场“旅行”非常精彩——新版画传较2012年版增加了近2万字,还有10幅图片从之前的黑白调整为现在的彩色。
记者打开新版《列宁画传》第91页,看到这一页通过油画《履冰涉险,流亡国外》和列宁妻子克鲁普斯卡娅的回忆录《从俄国到国外去》,展现了1907年列宁为摆脱沙皇警察迫害,流亡国外途中的艰险情景。
回忆录中写道:“两个喝得有些醉意的芬兰农民愿意送伊里奇(指列宁)……夜里在冰上走的时候,他们同伊里奇险些一同丧命——脚下一块地方的冰流动了。他们好容易才跑了出来。”
“这段新增加的回忆录和油画交相辉映,将遥远的历史场境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列宁画传》(纪念版)副主编顾锦屏表示。
增加故事情节,是为了让画传更有可读性。史料记载,十月革命前,列宁遭到临时政府反动军警追捕,转入地下状态,住在芬兰社会民主党人尤·拉图卡家中继续工作。后因革命形势相当紧迫,他急于回国。
“这个过程在2012年版中仅有一句话,没有交代过程和细节。”中央编译局原秘书长、《列宁画传》(纪念版)副主编张海滨介绍,新版画传中交代了列宁回国乘坐的机车、护送列宁回国的人员等细节。其中,尤·拉图卡的回忆录《1917年列宁在芬兰地下状态》颇具画面感:“我们抓紧时间,做了一副假发,把我们的伊里奇化装成一个芬兰牧师,谁也认不出他了。”
书中引用的回忆录既充实了画传内容,又活跃了版面。“本书中所有引用的回忆录都选用了玫瑰红色,看起来庄重而优美,让读者的阅读过程更加轻松愉快。”《列宁画传》(纪念版)装帧设计师刘沂鑫说。
《舒申斯克村的春天》 (油画) З.科兹洛夫
让读者走近列宁的心灵
“他是一个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的人”
史料记载,1895年12月,列宁遭到反动当局拘捕。在狱中的14个月,他认真安排每一天的学习、工作和锻炼,还开始撰写《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1897年2月,列宁结束牢狱生活后,又被判处流放3年。
“列宁坚如磐石的信念、万难不屈的意志,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深受感动、深受教育。”韦建桦介绍,列宁在流放地始终保持着高昂的革命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忱,开展了深入而细致的调查研究,完成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部重要著作,“当流放结束时,列宁已满30岁,真正淬炼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革命家、一个高瞻远瞩的马克思主义者。”
记者了解到,《列宁画传》(纪念版)的主线讲述列宁的革命活动和科学理论的创造,以及领导革命事业的艰辛,从而体现他雄伟的胆略和气魄。但与此同时,画传也注重体现他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韦建桦称,人们常常谈论列宁如何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却很少提到列宁如何热爱生活和大自然。有些传记作者甚至把列宁描写成一个孤行己见、落落寡合的人。克鲁普斯卡娅对此很不满意,她反复强调,列宁“不是这样的人。他是一个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的人”。
据了解,1898年7月,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在流放地舒申斯克村举行了婚礼。他们共同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不朽贡献。
画传第41页,有一幅名为《舒申斯克村的春天》的油画。这幅油画以沉静的冷色调,表现了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在流放地漫步的场景。两人肩并肩,正在亲切地交谈,能让人感受到他们的相濡以沫。
在流放地,列宁还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阅读文学作品,他喜欢漫步在山野和森林,思考各种重要问题;他常常在大自然的阳光下、清风中进行锻炼,以保持健康的体格、旺盛的精力。
《列宁画传》(纪念版)责编徐飞说,很多读者不曾了解列宁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书中讲述的这些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列宁可敬可信、可爱可亲的一面。
“列宁和马克思一样,热爱平凡、简约而又充满生机和情趣的普通人的生活。”韦建桦说,列宁是顶天立地的巨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坦率、纯朴、重情重义,即使在风雨如晦、险象环生的逆境中,他的心中也总是充满阳光。表现列宁作为常人的这一方面,是为了让读者走近列宁的心灵,从他的风范中更加深切地感受真理的力量和理想的光辉。
克里姆林宫内列宁的起居室。
讲述列宁和中国的联系
“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可以说已经从沉睡中醒来”
“4亿落后的亚洲人争得了自由,开始积极参加政治生活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可以说已经从沉睡中醒来,走向光明,投身运动,奋起斗争了。”中国发生辛亥革命后,列宁在《新生的中国》一文中这样写道。
张海滨介绍,1911年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列宁发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新生的中国》等文章,热情赞誉中国人民的觉醒和中国人民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书中展示了这些文章的俄文版复印件。
记者发现,画传内容强调列宁和中国的联系。例如,在十月革命和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许多旅居俄国的中国革命志士和中国劳工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书中一幅名为《列宁和中国卫士李富清》的中国画就艺术再现了李富清在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保卫列宁的场景。
李富清曾在《人民日报》撰文,回忆列宁对中国革命的殷切期望:“总有一天,你们也要像我们一样,把帝国主义、资本家和地主打垮的。那时候,你们就会富强了。”
画传第九章,专门讲述了“列宁著作在中国的传播”。韦建桦强调,实践已经证明,列宁的思想理论,包括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对于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读者从列宁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中汲取强大动力,进一步明确奋斗方向,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韦建桦表示。
“马列主义博大精深,马列著作浩如烟海。”87岁高龄的顾锦屏说,《列宁画传》(纪念版)已顺利出版,但马列著作的编译任务仍十分繁重,这项任务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在采访结束时,韦建桦郑重地表示:“我们把画传的编纂工作看作是经典著作编译工程的延伸和补充。今后,我们将继续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园地上开掘和耕耘,争取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新作品”。
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
原标题:《列宁画传》(纪念版)带你走进历史的真实 生动展现革命导师光辉形象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