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鑫桥农业“四大模式”帮扶贫困户增收脱贫

09.08.2016  16:13

  奉节县鑫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地处龙桥土家族乡,是一家集农产品种植、加工、循环种、养殖(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于一体的独资私营企业,主要从事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加工和销售,目前已建成蔬菜基地7000余亩,带动近2000户农户规模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公司实现产值2500余万元。该公司以“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的理念,创新方式,真帮实扶,引导带动600户贫困户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新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3000亩,实现增收脱贫。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土地流转+优先聘用”稳定增收。大力实施“土地流转”,在确保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按照每年每亩300元—700元的价格承租农户经营权,到2015年共流转土地3000亩,建成奉节县第一个“蔬菜观光园”——“瑞丰村蔬菜观光示范园”。通过免费观光、体验采摘的方式,实现800余户农户直接受益,其中贫困户250余户。公司优先聘用建卡贫困户到公司务工,每天给予80元/天的务工收入,随着基地规模的不断壮大,共吸纳300余户贫困户就地转移就业,参与基地蔬菜种植、包装物流,贫困户在不投入任何资金、不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户均年均纯收入近7000元。

  二是“无形股份+集体分红”滚动受益。公司对5个村25户重点贫困户给予每户15000元的“无形股份”进行帮扶,每户贫困户每年享受不低于10%的股份红利,分配方式为不支付现金,直接转换为生产资料。按贫困户每年可享受最低红利1500元计算,种植蔬菜每亩需要500元投入,1500元红利折合可种3亩蔬菜,每亩蔬菜按3000元收入计算,贫困户每年最低能享受红利投入所得蔬菜收益9000元。享受股份收益的贫困户脱贫后,将自动退出股份,由新增贫困户进行递补,充分发挥“无形股份”持续性扶贫效益。财政投入资金的50%,作为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份,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参与企业管理,但要按50%的股份分红。即便企业当年微利或亏损,分红也不得低于6%。

  三是“订单农业+产业补助”防范风险。公司产前同贫困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由公司承担市场风险,从种子、肥料供给等方面加大对贫困户的支持力度;产中免费开展蔬菜种植实用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产后按合同价进行回收,贫困户种出的蔬菜不受市场波动影响。起步之年的2006年,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种植的1000亩蔬菜严重滞销,其中400亩低价处理,600亩只能烂在地里充化肥,净亏200万元。但是,所有贫困户没有一家因公司的亏损影响发展增收。公司对贫困户交售的蔬菜给予40元/吨的额外补助,按户均种植5亩蔬菜、产量5吨/亩计算,贫困户将额外获得200元/亩的补助,户均可额外获得1000余元产业补助。

  四是“项目补助+示范带动”做大做强。为确保市场主体做大做强、贫困家庭增收脱贫,奉节县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市场走”的工作思路,对鑫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予以了鼓励扶持。一是用足政策,结合国家对企业基础配套投入是“顺四六”,财政配套40%、企业投入60%;对专业合作社投入是“倒六四”,财政60%、专业合作社40%的政策,积极引导公司与当地专业合作社合作,给予公司财政配套补助。履行企业帮村产业带动责任,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大户”模式,由过去的龙桥、蜀鄂两个村拓展到瑞丰、阳坝、金龙等5个村及兴隆镇,太和乡等乡镇,在兴隆镇方洞村、梅花村,龙桥乡阳坝村等贫困村发展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1个,种植规模200亩以上大户5户,示范带动1200余农户种植蔬菜,其中建卡贫困户300余户,辐射带动发展蔬菜15000余亩,推动了贫困村蔬菜产业发展。(国合处据奉节上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