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四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07.06.2016  02:52

 

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从课程体系改革、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及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了突出成效。

第一,课程教学改革与行业发展趋势相融合。 一是注重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门数和学时,将行业研究最新动态融入教材和课堂;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将不同课程知识有机融合,贯穿行业热点,提高学生独立思维及综合实践能力;三是组织多元化考核。优化课程成绩组成比重,突出随堂测验和实验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二,人才培养保障与企业平台相融合。 一是互设产学研及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学校依托智力资源和合作企业平台资源共同建设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学生实习实践平台等,近年来,学校与中交、中铁建、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武警船艇总队等共建校内外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基地近80个。重庆市交管局每年向学校学生提供交通工程、交通组织和智能交通管理等毕业实习岗位;二是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与“引”。构建学校教师和企业管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工作机制,夯实学校师资队伍。三是设立奖助学金。设立北京中交路通百万奖学金、“金东海”助学金、宁夏路桥奖学金等企业奖助学金17项,每年总额170余万元,奖励品学兼优及相关专业学生。

第三,创新能力提升与企业支持相融合。 一是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学校构建了“六专项改革、四支持体系、三实践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体系,并聘请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目前共有33位专兼职创业指导教师;二是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学科竞赛。合作企业对参加学科竞赛学生提供硬件支持和经费鼓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向学校赠送仪器器材,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虚拟仪器大赛,提供校内竞赛和创新设计等活动经费资助。三是共同建设“众创空间”和创新孵化基地。学校借鉴优秀企业发展和管理经验,加强“智慧交通”和“人文交通”众创空间建设。与重庆市景天文化旅游发展公司联合打造的“高校出品•学生智造”文化创意创业孵化基地运行良好,孵化出10余个师生团队创业品牌。

第四,特色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相融合。 一是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结合交通特色,与中铁、中交等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目前学校开展了“通用班”“长安班”“海外项目管理人才”“海外工程储备人才”等多个订单式人才培训班。二是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以此为契机与中交二航局、徐工集团等开展广泛深度的校企合作,致力于培养适应企业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师;三是创新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模式。土木学院安全工程专业16名学生被安排前往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在建项目“盘兴高速公路”9个标段进行为期3个月的集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跟随企业导师进行理论、实践和管理的全方位训练,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学用结合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