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看不得贫困户难受 我掏钱为他买保险

15.07.2016  17:40

    作者:李明英

    工作单位:重庆市开州区南门镇人民政府

    推送单位:重庆市开州网信办

召开院坝会

下村走访时,只能吃泡面

    我叫李明英,是重庆市开州区南门镇人民政府的一名副镇长,2014年3月,我被组织任命为南门镇三道河村的“第一书记”,从此开始了我的扶贫生涯。

    三道河村地处南门镇东南部,海拔在250米至1150米之间。地质结构以丘陵地带为主,山高坡陡、植被较少,蓄水保水能力较弱,自然条件恶劣。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2188人,村民较少,经济基础较差,没有集体经济收入。

     从“一筹莫展”到“胸中有谱

    三道河村是重庆市级贫困村,上级脱贫目标任务是2017年全面完成整村脱贫销号,面对时间紧张、减贫人数多等问题,加之我又是第一次接触扶贫工作,在担任三道河村“第一书记”后,我真正感觉到了工作上的压力。扶贫工作“满河都是滩”,思绪不清,无从下手,复杂情况让我一筹莫展。但是我想到既然组织安排我任“第一书记”,就是相信我,我不能让群众失望。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从哪些方面推进整村脱贫的同时,又能保证一户贫困户也不落下?

    在下到村里的第一天,我立即召集三道河村两委班子和7个社的社长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召开专题座谈会。大家坐到一起,静下心来理顺扶贫思路,商讨脱贫攻坚措施。经过认真仔细的梳理,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狠抓“12345”的脱贫思路:“1”即建好一个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好一个村级组织阵地(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即实施农村公路主干道整治硬化和农村人畜饮水两大工程;“3”即改建好危房住房、实施好高山移民、整治好农田水利建设;“4”即完善村卫生室、文化室建设、有线电视安装工程和劳动技能培训四大社会事业,“5”即发展特色种植业(板栗、油菜、晚熟李)、养殖业(重点扶持贫困户饲养山羊、肉兔,同时支持肉牛、生猪和土种鸡鸭饲养)、成立三道河村互助合作扶贫协会、劳务输出等产业升级工程。我首先对村级班子进行交心谈心,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同时理顺工作思路,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建好了一支队伍,这让我对三道河村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胸有成竹。

     找准“贫根”,对“”下药

    2015年7月,我来到村里6社的冉成超家。当我第一眼看到他家的房屋时,简直不敢相信还有人住在这种摇摇欲坠的土房里。进到屋里,老冉连忙打招呼:“李书记,快进来坐,我去给您倒水。”老冉的热情让我更加感到了身上责任,我问道:“你们家就你一个人吗?平时都有什么收入来源?”老冉回答说:“现在就老两口相依为命,没有劳动力了,就靠种点地维持生活。”我把老冉家的情况如实记在了扶贫日志里面。回到镇里,我联系民政办将老冉家纳入低保范围,同时结合危房改造、高山生态移民等政策,帮助老冉家新修了房子。搬迁入住那天,老冉握着我的手热泪盈眶,他说到:“谢谢李书记,是您让我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您的恩情,我们永生难忘。”看着老冉家逐步过上了好生活,我开心地笑了:“您老不要谢我,要谢就谢咱们的共产党,是党的政策好啊!

    当得知7社的赵永毅家因为母亲患重病而导致家里一贫如洗、生活困难的时候,我主动去他家走访,并自己掏钱为他母亲买了医疗保险,帮助其享受大病补助政策。1社的易明基家收入低,妻子虽患病但仍有劳动能力,我积极协调镇环境整治办,安排其妻子到镇上做简单的清洁保洁工作,撑起这个贫困的家庭,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我翻山越岭、踏遍农家、走访慰问,锁定三道河村贫困户共计79户311人,详细了解每一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分析其致贫原因,细化帮扶措施,逐户建立扶贫台账,规划落实到户扶持资金10万元,力求做到找准贫根、分户施策,对症下药、精准帮扶。截止目前,我累计走访三道河村群众近300余人次,夜访20余户次,召开院坝会20余次,完成日志、台账2本。

     解决“三大”难题,村民为我“点赞

    三道河村一直以来就有三大难题:出行难,饮水难,住房难。我提出的“12345”工作思路中的2、3、4主要都是针对基础设施的,村里只有基础设施完善了,才能增强对群众的“输血”能力。

    一是解决行路难。尽管三道河村在前几年新修及整修全村村级和社级多条公路,但全是泥结碎石路面,并且还有多条断头路未修通,村内住户也没有硬化的人行便道。总体公路路况仍然较差,基本上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导致 群众买的东西运进难,卖的东西运出难,增加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农民收入,严重阻碍了该村经济发展。俗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在得知这些情况后,我积极对接县里部门要指标和资金,同时动员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实施村级主干道硬化7.2公里,已于2015年底顺利通车。通车的那天,有村民说道:“我以为我这辈子在村里都没办法走上水泥路了呢,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

    二是解决饮水难。吃水难一直是群众心头的老大难,已饮上自来水的住户也只是靠胶管,没有饮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仅仅靠极少的山泉水和极不卫生的天池水,有时甚至到几公里远的小山沟挑水吃。为了让村里群众吃得上水、吃到放心水,我与县里水务局沟通,整合资金230万余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和集中人饮工程17处,整治山坪塘20口,并安装自来水管5000余米,让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放心。

    三是解决住房难。虽然全村644户村民有60%住上了安全宽敞的砖混结构住房;还有40%的土墙住房需要改造,其中最急迫的是居住在海拔1100米以上的边远户、吊脚户期望得到房屋改造或搬迁。我多次走访海拔高、住房条件差的贫苦户,宣传危房改造和生态扶贫搬迁政策,动员他们利用现在好的政策尽早搬迁,最终,在我诚心帮助下,冉成超等41户居民完成房屋改建和扶贫搬迁,有些自己修建了新房,有些搬进了美丽乡村集中居住点。

    “是李书记帮助我们解决了老大难问题,我们都为她点赞。”听到村民的由衷赞扬,我意识到我的扶贫工作的意义所在。

     农村也有“摇钱树

    三道河村主要农作物是玉米、洋芋、红苕,靠粗粮维持生计,使得绝大数农户死守“土地”。虽然这几年也有不少返乡创业者,在饲养、种植领域有所发展,但因缺乏市场导向,缺乏龙头骨干企业带动,增收渠道十分狭窄。得知这些情况后,我按照提出的“12345”中“5”的思路,积极联系县农委,对接农业公司,动员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已引进永通农业开发公司,贫苦户将多余土地流转可以每年拿到分红,平时又可以到该公司去务农,增加收入。发展晚熟李子300亩、板栗200亩、油菜500亩,生猪、肉牛等养殖场正在筹建中。正积极筹备成立三道河村互助合作扶贫协会,用于村民发展产业项目提供资金,互帮互助。

    三道河村的产业从无到有,产业规模从小到大,产业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村民都感慨道:“原来农村也有 “摇钱树”,不用出去打工,在村里就能挣到钱,既照顾了家庭,又脱贫致了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严格按照帮助贫困户解决“八难”、贫困村实现“八有”的脱贫标准,继续以实际行动履行“第一书记”的神圣职责,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三道河村的群众脱贫致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确保在2017年如期完成整村脱贫销号的光荣任务!

    (文中贫困户姓名均为化名)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活动官网:http://www.cq.xinhuanet.com/2016/wdfpgszwds/index.htm)

我的扶贫故事”作品精选

【我的扶贫故事】把心交给群众 我成咸宜村“自己人”

(作者:袁东笙   工作单位:重庆市城口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我的扶贫故事】贫困村有了水泥路 村民出行不再难

(作者:蒋力     工作单位:重庆市大足区交通委员会) 

【我的扶贫故事】扶贫路漫漫 老高家终于住进了新房

(作者:刘泽安   工作单位:重庆市綦江区司法局)

【我的扶贫故事】曾经“扶不起的阿斗” 终于有了新家

(作者:姚谊厚   工作单位:重庆市巫溪县纪律委员会)

【我的扶贫故事】没想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这么艰巨

(作者:谢乔     工作单位:重庆市黔江区黑溪镇人民政府)

【我的扶贫故事】贫困户把他当“骗子”,他把贫困户当亲人

(作者:龙中明   工作单位: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

【我的扶贫故事】不到农村,不能真正了解农民的苦

(作者:唐伟     工作单位:重庆市石柱县教委)

【我的扶贫故事】海拔1000米小山村成了我第二个家乡

(作者:彭龙明   工作单位:重庆市云阳县公安局)

【我的扶贫故事】村主任成“败家子” 砍了桑树反倒赚了钱

(作者:肖正蓉   工作单位:重庆市合川区官渡镇农业服务中心)

【我的扶贫故事】天上掉下个廖小妹儿 贫困户变股权人

(作者:廖志群   工作单位:重庆市梁平县安胜乡人民政府)

【我的扶贫故事】三个光棍唱好一台“脱贫戏”

(作者:周博     工作单位:中共武隆县委办)

【我的扶贫故事】贫困户办起了农家乐 乡村旅游助脱贫

(作者:张世斌   工作单位:重庆市风景名胜管理局)

【我的扶贫故事】一碗面结下缘 他竟和朋友捐建一座房

(本文系南川区兴隆镇宣传委员邱彬按当事人李兴中口述整理)

【我的扶贫故事】多亏这4万块钱 凌舅舅住进了新房

(作者:张水凤   工作单位:重庆五斗米饮食文化有限公司)

【我的扶贫故事】引导贫困户构建经济脱贫的自身机能

(作者:叶英琦   工作单位:綦江区永城镇综合文化站)

【我的扶贫故事】没想到,初次走访贫困户就扑了个空

(作者:冉佳     工作单位: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扶贫办)

【我的扶贫故事】花果山“齐天大媒”走进了农民心坎中 (作者:黄素明   工作单位: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人民政府)
【我的扶贫故事】一个人的扶贫工作变成了全家人的心头大事 (作者:陈学彬   工作单位:重庆市城口县委党校)
【我的扶贫故事】宝宝,你曾和妈妈一起战斗在扶贫一线 (作者:赵艳     工作单位:重庆市梁平县新盛镇扶贫办)
【我的扶贫故事】昔日泥泞“毛狗路” 如今成康庄大道 本文系重庆市黔江区畜牧兽医局生产站站长郑洪口述邓建飞代为整理
【我的扶贫故事】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市 2只羊如何变成8只羊(作者:王志勇   工作单位:重庆市忠县县委宣传部)
【我的扶贫故事】到贫困户家去了四次 贫困户竟说不认识 (作者:吴明清   工作单位:重庆市城口县政协办公室)
【我的扶贫故事】为扶贫每天熬夜 村主任累出了肝硬化(作者:易同金   工作单位:重庆市梁平县和林镇大冲村村委会
【我的扶贫故事】真心实意去扶贫 村民竟对我冷言冷语 (作者:江丽     工作单位: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办事处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我的扶贫故事】扶贫——调和贫富不均带来的“颜色” (作者:陶峻     工作单位:重庆市石柱县扶贫办)
【我的扶贫故事】站在城市的阳台上 遥望老张的小山村 (作者:朱芸锋  工作单位:重庆市荣昌区委宣传部)
【我的扶贫故事】身入“硬战”中 锥心刺骨之痛永难忘 (作者:骆永娟   工作单位:重庆市大足区季家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
【我的扶贫故事】塞钱让贫困户买鸡蛋 他竟买了收音机 (作者:印小飞   工作单位:重庆市酉阳县兴隆镇人民政府)
【我的扶贫故事】把贫困户从艰难的他乡“解救”回家 (作者:张龙川   工作单位:重庆市云阳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3万元借款帮助他迈过了那个坎儿 (作者:陆红丽   工作单位:重庆市梁平县合兴镇农服中心)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