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校长坚守高山小学十五年 为提高学生成绩把妻子从更好学校调过来
连续几日阴雨之后,温暖的阳光再次撒进忠县石宝镇咸隆小学校的操场里,也撒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偶尔,有几个学生从校长卢廷艳的身边跑过。嬉笑打闹中,还不时的会对卢廷艳做几个鬼脸。
卢廷艳冲着孩子们摆了摆手,脸上同样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我在这所学校待了快15年了,现在这里就是我另一个家,我和我爱人都在这里工作。”今年已经51岁的卢廷艳,是忠县石宝镇咸隆小学校校长。
2002年9月至今,他一直坚守在位于高寒山区的咸隆小学校。甚至为了提高毕业班学生的成绩,他将妻子从条件更好的石宝小学调往咸隆小学校。
对此,有人曾质疑过卢廷艳,你到底图什么?
卢延艳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自己和爱人就打算在这里退休了。“我把我这辈子都倾注到了这里,看孩子们长大,看孩子们实现自己的梦想,看孩子们的未来比自己好,我图的就是这份满足。”
15年的坚守,让他对校长别有体会
忠县石宝镇咸隆小学校距离忠县县城有40公里的距离,位于海拔有700多米的四方山上,学校周围6个行政村的适龄儿童都会到这里读小学。
“我们学校一共有9个班,327名学生,目前在校的老师一共是26个人。”卢廷艳如数家珍的说,自己这个校长当了14年,除了对孩子们的教育倾注心血,对校园建设也是煞费苦心。“现在学校里不但有了图书馆,操场周围还养了很多花、修了几个亭子,现在孩子可以在亭子里读书。周围就是我亲手养的花花草草,像个微型植物园,孩子读书也有那种氛围。”
据石宝镇咸隆小学校教务处主任黄勇回忆,之前的学校并没有一个细致的校园规划,所以导致学校里教学区、行政区和生活区混在一起,使学习生活颇为不便。
卢廷艳校长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改变校园内的面貌,从硬化操场开始,到新建教学楼,然后将学生生活区进行了分离。
如今的石宝镇咸隆小学校里,上游新闻记者看到一片秩序井然,学生从教学楼经过操场可以回到寝室和食堂。而老师的宿舍就在学生寝室的旁边,这也有利于学生的安全。
同时,记者还注意到,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可以住校,卢廷艳校长还将老教学楼改造成了学生的寝室。
读3年级的黄佳鑫告诉记者,自己的家距离学校很远,上下学需要至少2个小时,现在住在学校里方便多了。“我之前要早上5点多起来,现在学校7点30分起床,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感觉轻松多了。”
对于学校的感觉,卢廷艳校长觉得,只有把这里当成家,你才会懂得“校长”两个字的意义。那就是为了学生、为了这所学校,只有埋头苦干和任劳任怨。
为了毕业班,他把妻子调过来
慢慢的,在卢廷艳校长的领导下,学校的硬件条件有了起色。甚至当地爱心企业家也在卢廷艳的呼吁下,开始为学生们赞助生活和学习用品。可随之而来的是,新问题的产生。
“学校是越来越好,但是学生的成绩却和附近其他学校有很大的差距,这个事可难坏我了。”卢廷艳校长说,随着学校越来越好,师资力量成了他的打算,可是学校并没有钱去请老师,怎么办?
就在卢廷艳校长感到万分焦虑的时候,妻子吴春进入了他的视野。
“我当时正在石宝小学当毕业班班主任,而且我教学工作做得很好,当时带的班级成绩也非常不错。”吴春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自己突然被调到了咸隆小学校。“开始我还不信,我还和别人说,我老公是学校的校长,我怎么还会被调过去?但事实就是这样,现在是夫妻俩一起工作了。”
在2003年,吴春被丈夫调到咸隆小学校之前,其所在的石宝小学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要比现在好很多。“确实有人问过我们图什么?我就图让丈夫工作更顺心,他就图让学校更好,学生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吧。”
其实,在卢廷艳校长心里,图什么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我和我妻子都打算在这里退休了,我把我这辈子都倾注到了这里,看孩子们长大,看孩子们实现自己的梦想,看孩子们的未来比自己好,我图的就是这份满足。”
看见大的,也能看见小的
如今的石宝镇咸隆小学校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和卢廷艳校长一起,把未来种进每个学生的心里。
而卢廷艳校长也越来越关注学校的老师及他们的生活。
王敏老师告诉记者,之前学校附近没有通公交车,她要回家只能是先乘坐摩托车到石宝镇,然后再换成公交车。“现在交通条件好很多了,学校门口有公交车,老师也有开车上下班的,我们都是周五一起回忠县,然后周日再回到学校里。”
为了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卢廷艳校长除了给老师们留有宿舍,还经常给老师们做“动员”。“我这就是打个温柔牌,我和他们说,每天开车上下班费油,而且学校属于偏远地区,环境好空气好,为了健康大家周一到周四晚上都住在学校吧。”
除了口头上做工作,卢廷艳校长夫妻俩也会亲自下厨给老师们做一些家常菜。“我们这些老师也看在眼里,后来也就习惯了周一到周四住在山上的生活了。”王敏觉得,正是卢廷艳校长身上那份执着,让很多年轻人有了拼搏的动力,“他就像一个明灯,给你前进指明了方向。”
“当校长把工作做好,就是要看见大的,也要看见小的。工作考虑全面了,事就做好了。”卢廷艳校长说。
夜深了,学校里的孩子们渐渐的进入了梦乡。卢廷艳夫妻俩一个批改作业,一个谋划明天的工作,这是他们最习惯的陪伴。
而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曲鸿瑞 胡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