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 | 新标杆!武陵山区怎样用好文旅融合大IP?

13.05.2021  16:35

良好的生态和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正释放出更多“含金量”。

作为重庆自然生态与民族人文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今年“五一”期间,地处武山区的武隆、黔江、彭水、酉阳、秀山、石柱接待旅游人数合计超过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7亿元,取得骄人业绩。

这些数据,只是武陵山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今日,重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21中国武陵文旅峰会将于5月26日—28日在武隆举行,期间将发布武陵山区文旅宣言和十大精品景区、十大精品线路等。

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新机制下,武陵山区各区县找准方位、把握定位,用好生态和文化两个“宝贝”,突出特色、彰显优势,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加快建设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升级版《印象武隆》场景。(景区供图)   

良好资源禀赋

渝东南武陵山区生态良好、民族风情浓郁、山水风光绮丽、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础。

森林覆盖率达到56.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居全市第一。

有赵世炎烈士故居、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

有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仙女山、乌江画廊、黔江小南海、阿蓬江、酉阳桃花源、黄水国家森林公园、阿依河等11个自然保护区、26个自然公园。

还有以濯水古镇、龙潭古镇、龚滩古镇、西沱天街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

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多彩的民族风情,是武陵山区文旅融合的特色招牌。 武陵山区以土家族和苗族聚居为主,民族特色鲜明。例如,秀山以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为文旅IP,打造出洪安古镇、西街民俗文化景区、凤凰山花灯民俗文化旅游区等热门线路;彭水围绕苗文化,打造“世界苗乡”;拥有“土家十三寨”等资源的黔江,突出土家族文化……

这些良好的资源禀赋,为武陵山区文旅产业带来巨大效益。数据显示,2019年,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接待游客1.1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16亿元。

更重要的是,生态和人文这两个“宝贝”为武陵山区文旅深度融合夯实了基础、明确了路径。重庆“十四五”规划提出,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应立足山地特点、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整合资源要素、协同联动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秀山边城洪安镇风情怡人。唐磊 摄/视觉重庆

着力补齐短板

当前,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旅游市场比较火爆:

2020年,武隆接待游客超过3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80亿元;

彭水接待游客超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40亿元;

黔江接待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0亿元以上;

秀山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120亿元;

石柱接待游客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90亿元;

酉阳接待游客近1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80亿元……

但也要看到,文旅资源如此富集的渝东南片区,游客人均消费还不到千元。除了渝东南对外交通不畅的短板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 文旅产品单一、优质产品缺少 ,仍以传统观光旅游占据主导地位,大多属于“走马观花”,缺乏深度体验的度假康养旅游项目,配套的娱乐、餐饮、住宿等在规模和品质上也有差距。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出游人群中,1995-2000年间出生的人群增长1.85倍,其中“00后”增长更是高达2.5倍,成为增速最快、活力最高的出游人群。这些年轻人更在意场景体验,更乐意分享。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文旅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武陵山区对此反应速度、强度都还不够,年轻人愿意为之买单的文旅产品(项目)不多,“爆款”更少。 

另外就是 文创产业开发力度不足、转化不够 。民族文化独特的武陵山区拥有国家级非遗“土家吊脚楼”、市级非遗“彭水苗绣”等特色文旅资源,但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缺乏有特色的文创产品或“爆款”。

▲游客在后坪乡天池苗寨感受着苗文化。代君君 摄/视觉重庆

融合上下功夫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具有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先天优势。 武陵山区旅游要取得新突破,就必须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引领文旅产业全面升级,增强盈利能力。

两江君从渝东南6个区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发现,“文旅融合”纷纷列为当地“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大力推进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

给文化“加码”,为旅游“赋能”。 通过不断提升旅游品位,更好满足游客个性化需要,推动旅游特色化、优质化、效益化发展。

为此,武陵山区部分区县率先作出探索:武隆引进国际知名运动协会、运动赛事,打响国际户外运动胜地品牌,黔江举办“两节一赛一剧”(中国武陵山国际民俗文化旅游节、中国鸡杂美食文化节、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民族歌舞诗剧《濯水谣》),彭水的“一节一赛”(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和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本月将举办第十届……这些节赛吸引到更多客源,释放出更大价值。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拓宽目标市场,既包括运动员、艺术家等专业人士,也可以为数量更大的“业余”群体如学生、亲子、老年等开发一些文旅融合项目。

文化创意是提升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 未来,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要做好旅游产品的提档升级,将人文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

印象武隆》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印象武隆》开演9年,演出2900余场,超400万人次观看,成为成功的旅游优质产品。另外,武隆引进专家团队设计打造博象美术馆、懒坝大地艺术公园、归原小镇、半山太阳谷、白马山高端文旅特色小镇等;酉阳着力打造叠石花谷景区、松鼠丛林乐园、菖蒲盖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石柱则聚焦“生态康养”主题,大力推动冷水康养小镇及城郊休闲康养、大黄水民俗生态康养、沿江文化康养、自驾探秘康养四大康养文旅融合发展板块……

▲石柱千野草场露营基地迎来大批游客。重庆日报资料图/视觉重庆

推动武陵山区文旅深度融合,还需要加强统筹规划,突出顶层设计。 重庆“十四五”规划明确,要加快建设武陵山区民俗风情生态旅游示范区,支持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联动涪陵共建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整体打造成为世界知名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力争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

同时,针对当前渝东南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重庆还提出,将支持该区域对外通道建设,实施一批铁路、高速公路、旅游公路等重大交通工程,实现主要城镇间2小时通达、旅游景区快速通达。

两江君认为,加强区域联动、共同打造“大武陵旅游”品牌,是武陵山区文旅融合更重要的发展路径。

2021中国武陵文旅峰会上,渝湘鄂黔四省市的73个县市区及11个市(州、区、县)政府及文旅部门将就“大武陵”文旅融合协作联动进行探讨,推出系列具体举措。

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6个区县及毗邻的涪陵、丰都、忠县共9个区县,将加入武陵山区文旅发展联盟,推进优势互补、协作发展。“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武陵山区各区县将围绕“ 乌江画廊、武陵风光、生态康养 ”三大主题,着力打造文旅融合集群。

同时, 要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新机遇,加强跨省市联动。 例如,武隆提出,要与双城经济圈、湘鄂黔等知名景区打造跨区域线路,参与组建成渝地区旅游联盟,加强同乐山、都江堰、遵义等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全面拓展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石柱提出,要与湖北省利川市共同建设生态康养基地,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康养经济示范区……

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接下来,武陵山区各区县要强化“一盘棋”思维,加强协作联动,合力扮靓用好“大武陵旅游”这个大IP,把新标杆竖起来,把新高地建起来,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原标题:新标杆!武陵山区怎样用好文旅融合大IP?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