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沙坪学灯”成战时首都八景之一

02.09.2015  10:43

  西迁学子正在进行体育活动。 (受访者供图)

  夏夜,重庆大学内,灯火通明,三三两两的学生正在上自习,这是重庆的大夜景里一道美丽风景线。

  在70多年前,沙坪坝这一带也是灯火通明,而茫茫夜色下,四处是一片黑暗,也因如此,它被列为战时首都八景之一——沙坪学灯。

   电力部门特供用电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后,越来越多的高校迁入重庆。其中,沙坪坝成为学校集中地区,包括中央大学、重庆大学等在内的院校林立。

  “呜!”1940年的一天,刺耳的警报声再次响起,年仅18岁的王德懿赶紧抱起书本,和同学们一起躲进了防空洞。轰炸持续了一天才结束,他们继续回教室上课。

  这时,天已经全黑。虽然是战时首都,但当时重庆发电厂少、发电机装机容量也小,加上日军的狂轰滥炸,发电厂及发电机损坏很多,整座城市异常缺电,往往灯泡是亮了,却只有一根红丝的光,而且由于负荷太大,随时可能烧保险断电。有人甚至写了一首打油诗:“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晚上电灯亮,像根红丝绳。走路停了电,摸到街沿行。

  那学生晚上加课怎么办?

  “照明用电是电力部门特供的。”沙坪坝区资深文史专家吴波说,当时政府下了一道命令,全重庆只有两个地方电力不能中断,沙坪坝的大学校区就是其中之一。“这就形成了一景,在一片漆黑中,沙坪坝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一带却是灯火通明。”吴波说,沙坪学灯,成为当年战时首都八景之一。

   抢含沙子的“八宝”干饭

  那时的物质条件简陋是现在难以想象的。当时就读于中央大学的王成圣在《战时大学生活》中回忆:“在松林坡的十几座教室里,每一座教室又区分为若干间,教室不设课桌,座位一律用靠手椅。六大幢寝室呢,区分为五男一女,每座容二百余人。床是上下铺,谈不上任何私人摆设和布置,除了床铺以外已没有周旋的余地。

  在吃方面,三餐仅能果腹,以至于“抢饭”成了中央大学“三抢”(即抢饭、抢水和到图书馆抢位置)中的第一抢。早上抢稀饭,中午、晚上抢含有沙子、石子、谷子、稗子、糠等等在内的“八宝”干饭;菜则是胡萝卜、烂榨菜和盐水豆腐汤。

  在穿方面,男同学是败色的中山装或发白的长衫,女同学则是打了好多补丁的旗袍。且当时流行“顶天立地”和“空前绝后”,所谓“顶天”,是指同学们下雨天没有伞打,冬天没有帽子戴;“立地”,指学生们的鞋袜大多被磨穿,赤脚触地;“空前绝后”则是指学生裤子的前膝和后臀都被磨破。

  更要命的是日机的狂轰滥炸。

  据统计,仅1938年至1942年,日机便出动1059架次,对沙磁文化区进行了狂轰滥炸。许多学校常常在晨光未露时上课,在雾散时跑警报。学校考试时,常会出几套题目备用,以防空袭干扰——若考试期间日机空袭,学生便躲进防空洞;空袭之后,学生回到考场,学校另发试卷,继续考试。

   毁不掉的民族意志

  尽管教学条件如此艰苦,各高校仍然非常注重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师生们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发奋读书,潜心研究学问。

  复旦大学成立了“读书会”,请著名学者和社会名流来讲课,如请梁漱溟讲“乡村建设运动”等。该校还先后由陈望道、张志让、孙寒冰、陈子展、曹禺、方令儒、童弟周等逾百人任教。

  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是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理学院院长是著名数学家何鲁,工学院院长是著名无线电专家冯君策。此外,李四光、段调元、俞建章等人都曾到该校授课。

  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则聘请了汤茂如讲教育学、陈白尘教戏剧、商承祚讲甲骨文……此外,周恩来、老舍、梁漱溟等人也都曾到校讲演。

  据当年的一名学生回忆称,学生们学习热情不减,一些知名教授上大课,往往座无虚席,去迟了只好站在教室后面,甚至在教室外面听课。

  正如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当年所说:“敌人可以炸毁的是我们的物质,炸不毁的是我们的意志!炸得毁的是我们建设的结果,炸不毁的是我们建设的经验!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