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体育老师玩微刻 4根头发上刻630字《琵琶行》
初冬的重庆,温暖的阳光偶尔光顾着这座城市——重庆市璧山区,一栋居民楼里,68岁的潘啟慧正用刻刀一点一点地在玉石上雕刻着。
微刻必须借助放大镜才能工作
他双目并不凝视玉石,左手扶玉石,右手握刻刀,刻刀在玉石上飞舞,一切全凭手感。
一阵龙飞凤舞般的雕刻后,潘老用放大镜将刀下作品仔细端详一番,然后又重复循环地做着同一动作:不停地刻画。
屋子里寂静得很,摆架上的钟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窗外,是车来车往的世界;屋内,是亘古通今的艺术。
一花一世界,一雕一人生
刻刀尖端比头发丝还细
从喜欢写字到画画,从拿上刻刀雕刻印章,再到把《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雕刻到不足1平方分米的象牙上,潘老的作品在打动无数人的同时,也在近日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首批“大国非遗工匠”认定名单中上榜。此前,老人已获得“五一劳动奖章”,作品象牙微刻《清明上河图》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明日(16日),潘啟慧就将启程前往北京领取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
体育老师转行学微刻
潘啟慧在工作中
1949年出生的潘啟慧,是璧山青山机械厂子弟校的体育老师,从小酷爱写毛笔字和画画,尽管工作与爱好相去甚远,但他却一直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那时候写字和画画没老师,完全是照着字帖来模仿,然后靠悟性一点一点悟出来。”悟的次数多了,潘老写的字也多了,对照着写的字体也越来越多,感觉越来越好,一撇一捺总能有很多心得。与此同时,他还很喜欢收藏邮票、古钱币,可以说兴趣爱好广泛。
一次偶然机会,单位组织内部展览,其中有位同事的微刻作品让潘启慧很受启发,于是决定学习微刻。随后,潘启慧分别给藏友们写信,告知以后不再交换邮票、古钱币,要用10年时间学微刻,并承诺学成后,将赠送每人一件作品。
“那时,因为没人教,工作之余,就自己用刻刀在牙刷手柄上学雕刻。”回忆起当年,潘老说,每天晚上吃过晚饭,他就开始刻,一直刻到11时甚至更晚。白天,他也刻刀和牙刷不离身。“只要有空就练。
”有一天,一位书法朋友送给他一双象牙筷子,他灵机一动:“我就将牙刷手柄当成象牙,切成段、磨成片来练习,练了一段时间手感后,终于成功。”原本计划用10年时间学微刻,潘启慧只用了5年。随后,他用半年时间,给100多个藏友每人刻了一块微刻象牙作品,在不足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潘老可以刻出500多字。
4根头发上刻了630个字
燕京八绝《琵琶行》
一个偶然机会,朋友送给潘啟慧一把袖珍琵琶,不过成年人中指大小,色泽光亮,因为袖珍,所以连弦都没有。
这时的潘啟慧,在微刻上已有了不错造诣,看到琵琶,突然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何不在这把袖珍琵琶上雕刻一首《琵琶行》呢?”想到这里,潘老开始四处给琵琶寻找弦,白头发是最好的选择。终于安上弦后,潘老又开始自己创造微型刻刀,“外面根本没有这么细的刻刀卖,只能靠自己打磨。”
刻刀打磨出来了,和头发丝的粗细几乎一模一样,这么细的雕刻刀柔度足够却实在太软,想用力在头发上雕刻时,刀尖根本承受不起重量。无奈之下,潘啟慧又开始思索加固刻刀,“我看医院医生做皮试的针套挺好的,于是找医生要了一根,拿来把我的刻刀一套,刚好套上。”
40倍放大镜下的微刻,人物维妙维肖
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6丝,刻刀刀刃只有1丝,就这样在刀尖上拼眼里的游戏,硬是把老人的耐性给磨了出来,最终4根头发上刻了630个字的袖珍琵琶问世了。
有了第一把琵琶,潘老开始谋划把《琵琶行》这部作品做得更精美。通过多次对外交流与学习,潘老邀请到另外8位中国工艺品大师,一把长约12厘米,以金丝和象牙为材料的微型琵琶,这是潘啟慧迄今最深爱的作品:4根头发丝粗细的琴弦上,微刻有《琵琶行》,以及9位国家级大师为他以“燕京八绝”打造的琵琶女、坐凳等。有业内人士估计,这件作品价值逾百万元。
6幅微刻作品堪称传世精品
《唐诗》《宋词》《元曲》《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八十七神仙卷》及局部
在潘老家中,有一套作品被老人视作珍宝:6幅用象牙雕刻的作品被整齐地盛放在摆台之上。
用肉眼看,只能看见上面密密麻麻的黑色东西,借助一部40倍放大效果的放大镜,这象牙作品上的世界就像“活”了一样,让人真正兴奋:300多首古诗共计1.2万字,全部集中在这宽3厘米长33厘米,面积不过99平方厘米的象牙上,每个字无论笔画到神韵,都和放大了写没什么两样。
观看微刻作品的各种放大镜
再看那《八十七神仙卷》上,一个个神仙的面目表情栩栩如生,飘逸的衣袖和与场景,相得益彰的神态,仿佛他们要从画里飞下来一般,让人叹为观止。
据了解,这6幅作品分别为《唐诗》、《宋词》、《元曲》、《八十七神仙卷》、《清明上河图》和《富春山居图》。
在老人家里,还有100块由象牙雕刻的诗句和画作,每一幅背景都是花瓶的造型,一幅从2004年创作开始,整个100幅作品耗费了足足3年时间。
新闻面对面>>>
耐得住寂寞才是成功关键
和潘老聊天,是一件快乐的事,他的孙子今年4岁,平时由潘老和老伴两人接送,尽管工作室里满屋的“宝贝”,只要孙子来玩,老人会拿出文房四宝趁机熏陶孙子,“我儿子也会书法和画画,但并不爱好,感觉孙子更喜欢,你看这照片,他才4岁,拿个毛笔,还是悬腕的,像那家人。”
眼见潘老有兴趣培养下一代,我们趁机抛出话题:获得“大国非遗工匠”称号的他,是否愿意收徒弟?
今年将完成100件玉髓作品
潘老说,自己有两三个徒弟,人品这一关由老伴来把握,“我不喜欢不实诚的人,学微刻这门手艺,不实诚的话,是没办法学扎实基本功的,毕竟一笔一划都是自己刻上去的。”
过了人品关还有基础关,想当潘老的徒弟,至少要中国书协会员,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有基础,他才肯教。
潘老收藏的各种门窗,艺术品,石头等
如今,潘老的徒弟也各自成名,“我想,要把艺术的道路走下去,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吧,毕竟创作需要灵感,创作更需要时间。”老人说。
上游新闻-慢新闻记者 王渝凤 毕克勤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