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法院多举措加强司法便民工作

25.11.2015  19:55
  服务群众是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期待,是人民法院落实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工作,适应改革的新要求,璧山法院通过多项举措把服务群众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开展多形式的“上门送法”。根据“谁执法,谁普法”要求,今年以来,璧山法院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了多形式的送法上门服务。先后进入重庆大学,重庆交通职业学校举行模拟法庭活动,通过生动的现场模拟庭审,为在校师生提供了一场法律盛宴。另外法院还定期组织送法进社区活动,围绕着婚姻、未成年保护、劳动等群众关心的主题,举行法律宣讲,接受法律咨询,通过开展多次法制宣传,向群众发放了《便民手册》、《诉讼须知》、《婚姻法》、《劳动法》等法律读本,引导群众依法维权。

  二是落实多渠道的“开门纳询”。为了让群众方便、及时的表达自己的意见,璧山法院创造条件,拓宽渠道接收群众诉求。不仅采用设立意见箱、公布院长邮箱、开通官方微博等传统的咨询方式,法院还通过开展针对不同的群体座谈会,上门征集意见等方式,接收群众的建议。迄今为止法院已经多次开展了与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群体的座谈会,多次到街道和社区征求意见。

  三是坚持多用心的“窗口服务”。服务窗口一直都是法院整体形象的代表,它连接着法院和群众,起到桥梁的作用,服务窗口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是群众集中反映问题的地方,社会关注度高。为了提高服务窗口的服务质量,璧山法院一直强调诉讼服务窗口服务人员要着装整齐,用心倾听,用心解答,信访接待人员接访时要耐心,做工作时要细心,要尽量让群众放心,要始终坚持温情化、人情化的路线,推行“一站式”服务,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四是搭建多方位的“服务网络”。璧山法院按照市高院的统一要求进,扎实推进新一轮的便民诉讼网络建设,通过与乡镇综治办、司法所、交警队等单位建立诉调对接机制,整合各种力量服务群众,解决矛盾。同时法院还建立便民联络站,加强对便民联络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利用便民联络站,努力满足人们群众的司法需求。 来源:璧山法院 责任编辑: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