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之星”号火箭成功发射引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
重庆日报客户端消息,5月17日,中国首枚民营商业自主研发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号在中国西北某基地点火升空。作为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重庆两江之星”号成功发射引发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
海内外媒体齐声赞叹“重庆两江之星”号火箭
重庆日报记者发现,此次“重庆两江之星”号火箭发射成功,境外媒体普遍都给予赞美之词。
如英国路透社17日报道称,中国首枚自主研发的民营商业火箭在17日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太空探索计划最新的里程碑。
又如《耶路撒冷邮报》17日报道称,中国一直将发展航空航天技术视为首要任务,并确定了在2022年前后建成和运营近地载人空间站的目标。此次发射的“重庆两江之星”号商业火箭是中国首枚民营公司发射成功的火箭,它促进了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
而美国CNN网站更是早在16日就关注“重庆两江之星”号火箭,并在报道中介绍了火箭的部分参数,以及主要用途。
还有,日本NHK、日经社、芬兰“太空新闻”网站等上百家海外媒体也对此事件高度关注,为火箭发射成功以及重庆布局相关产业点赞。
而在国内媒体方面,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等300多家国内媒体推出重点报道,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新华网等推出专题专版20多个,中央电视台一、二、四套滚动播出10多次,称赞两江之星是“民营首发,中国商业航天史的重要时刻和崭新起点,充分凸显了市场的力量和重庆的创新环境。新华社电讯通稿转载达到70多家,覆盖国内主要媒体和网站。
成功发射背后重庆航空航天产业初具雏形
随着“重庆两江之星”号火箭发射成功,零壹空间在两江新区布局的火箭基地,也于近日正式动工。
该项目位于航空产业园零壹空间研发制造基地,占地100亩,初期投资2.5亿元,将建设研发中心、数字化智能制造总装中心、测试中心、飞行器控制与仿真中心和专用实验室等,建成达产后年产值15亿元人民币,为重庆航空航天产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零壹火箭项目基地一期50亩现已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底正式投用,届时将形成年产30发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及试验能力。零壹空间是国内首家拥有完整的火箭研发、设计、生产、总装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即将成为国内首家完成自研火箭发射的民营企业,并通过首飞活动提升两江新区商业航天产业影响力。
“可以说,重庆已初步具备支撑航空航天产业的基础。”重庆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两江新区拥有的通用航空、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区位优势,将成为“两江造”零壹火箭的强大的助推器。
对零壹空间在重庆两江新区的布局,业内人士认为是“强强联合”,不但有力推动了重庆的高质量发展,而且也较好地利用了当地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并依托重庆的“两点”定位,迅速扩展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期待未来结出“累累硕果”
借火箭涉足航空航天,只是重庆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一方面体现。
无独有偶,5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报道《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 重庆抓住机遇发展新兴产业》,为重庆点赞。
如人民日报在报道中提到“智能化工厂越来越多,北京现代重庆工厂车间里,冲压、焊接、喷涂、交叉生产、机加工100%自动化,六轴机器人操作误差不超过0.2毫米。”
以智能化引领的重庆的机器人产业,越来越有看头。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重庆已初步形成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应用服务全产业体系。通过对智能产业载体的培育塑造,包括永川国家机器人新型工业示范基地、两江新区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园等多个专业突出的智能特色园区目前发展良好。
市经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市工业机器人企业突破120家,2017年工业机器人产值共7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
与此同时,重庆的大数据产业发展也正如火如荼。同样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目前,重庆共有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企业约3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900家。据统计,2017年,全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3500亿元,同比增长30%左右,增速快于全市规模工业产值增速20个百分点;2018年,预计全市大数据智能化可实现销售收入约4500亿元。
据悉,为推动智能产业快速发展,重庆遴选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智能硬件、智能制造装备等12个产业予以重点推进,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产值7500亿元、力争到2022年突破1万亿元。
重庆日报记者 陈钧 杨骏
原标题:“重庆两江之星”号火箭成功发射引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