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史前历史被改写 214万年前这片土地就有人类
03.02.2015 11:08
本文来源: 重庆新闻网
来源: i3.cqnews.net
玉米洞遗址发掘现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重庆日报讯(记者 夏婧 实习生 王欣欣)重庆的史前历史被重新改写!2月2日,记者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获悉,日前,该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魏光飚博士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国际第四纪》发表的4篇论文引发国际考古学界关注。论文首次指出,214万年前,人类就开始在重庆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比此前各类历史教科书公布的时间提前了整整10万年。
作为重庆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魏光飚此次发表的4篇论文分别为:《龙骨坡文化及其主人》、《最新发现于中国西南长江三峡地区玉米洞的一种独特的旧石器工业》、《中国首次发现骨制手斧》、《中国三峡地区迷宫洞哺乳动物群的古环境与年代学分析》。
这4篇论文首次披露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除了将人类在重庆生活的时间提前了10万年外,更指出重庆的古人类制造了东亚地区所发现的唯一一件骨制手斧,也是目前发现的全球唯一用剑齿象下颌骨制作的手斧;而另一重大发现——位于巫山的玉米洞创造了全球独树一帜的旧石器工业,很可能成为证明现代中国人是本土起源,而并非来源于非洲的有力证据。
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重庆的史前文化形成了一个自200多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完整演化序列,其连续性与独特性在全国独一无二。
成立于1928年的国际第四纪联合会是第四纪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国际学术组织,旨在推进全球第四纪研究,并为该领域科学家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国际第四纪》为该联合会下属的官方学术期刊,也是国际第四纪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之一,以发表地球科学综合研究领域的高质量科学论文为目标,并由同行评审。
本文来源: 重庆新闻网
03.02.2015 11:08
故
事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让乡村“既有看头又有赚头”——一家央企的“重农兴旅”实践
记者 李勇 张桂林 李松
扎根巴渝乡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