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政协工作回眸丨委员助推重庆打造四季康养 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在重庆彭水,有一片面积3万亩,约600万株的红豆杉基地,它不仅是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还带动了当地的康养产业。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空气清新、风景优美之地养身、养心、养老的康养需求群体越来越大,康养成为新时尚。但有些地方在康养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对此,重庆市政协委员、彭水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陶敏在重庆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做强康养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
委员为重庆康养产业把脉
在陶敏的提案中,专门提到了彭水纵深农业是返乡企业家参与乡村振兴的典范。
该企业通过与农户合股经营,在6个集中连片的贫困村利用荒坡地种植近600万株红豆杉,林下种植具有观赏性食药两用药材,打造3万亩红豆杉森林氧吧,带动了2600余户农户实现人均增收2500元。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基地看到,依托阿依林海建造的原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内,修建了林区道路、健身跑道、休闲亭、公园等基础公共设施等。公司还聘请当地农户种植管护苗木,按1元/株计酬,聘请贫困户闲置劳动力修建度假房屋、休闲广场、观光湖泊、公共道路等,按100元-300元/天计酬。形成了生态修复和助推脱贫攻坚共赢,切实做足了康养这篇文章。
陶敏表示,我市各区县纷纷围绕康养产业做文章,发展劲头十足。但由于有些地方起步较晚,对康养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不深,康养产业融合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不透,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陶敏认为主要体现在:全市尚无康养产业统筹规划引领,康养体系的标准化亟待建立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对全国各地不同层次康养需求的消费群体这一市场终端没有专门深入研究,康养产业供给侧仅局限于消夏纳凉层面上,融合发展不够;人才储备欠缺,做大做强康养产业内生动力缺乏。
为此,陶敏建议,有序规划健康绿色的养殖业、特色产业,使农副产品形成生态循环链,满足康养消费者体验性及高质量消费的供给需求。并进一步加大农村康养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规范指导康养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点发展10大产业 形成四季康养
陶敏的提案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作为提案主办单位,在复函中表示,康养产业是以康养活动为中心的综合性产业,涉及医疗、养老、养生、旅游、休闲、体育、文化等诸多业态,是一个成长性、关联性、带动性强的朝阳产业。市农业农村委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有效传承原有产业资源,创新发展路径,积极构建观养、食养、疗养、文养、动养、住养和康养制造“6+1”大康养产业体系,为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寻找支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路径,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重庆已出台《重庆市康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在全市打造“主城区都市圈康养产业区、城郊康养产业区、中药制药产业区、健康制造产业区、季候康养产业区、温泉疗养产业区、渝东北三峡库区生态健康旅游产业区、渝东南武陵山区民俗健康旅游产业区”8大产业区,重点发展“医疗服务、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体育、生物医药、中药养生、健康制造、健康食品、健康大数据、健康保险”10大重点产业,形成“春之野趣、夏之清凉、秋之滋补、冬之疗养和运动全年”的四季康养文旅目的地体系。
接下来,将充分利用重庆大山、大川、大库区及优质的生态和气候资源,打造中高端全产业链气候康养服务国际品牌体系和气候康养项目集群,创建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试点。重点创建綦江横山、江津四面山、武隆仙女山、石柱黄水、西阳龚滩、万盛黑山等6个“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持续打造一批生态环境好、康养结合紧、养老服务强、人文氛围浓、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康养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此外,健全医药康养旅游体系。依托中药材种养殖基地、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老字号名店、中医药康养大讲堂等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鼓励建设集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工艺体验、中医药保健养生、休闲养老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谭柯 实习生 岳慧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