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丨从何来个枇杷山
说到枇杷山,大家都晓得,现在是渝中区的一座公园,叫枇杷山公园。还有一条街,叫枇杷山正街(原先叫神仙洞街),上通黄家垭口,下接中山二路。原重庆图书馆、原重庆博物馆、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都座落在这匹山上,也在这条街上。枇杷山公园内有一座亭子,叫红星亭,六七十年代,是眺望重庆城,观山望景的最好去处。
枇杷山得名有多久?为啥子叫枇杷山?有些人可能不一定晓得。要说枇杷山,得从旧时的重庆城说起。
旧时的重庆城,只是九开八闭的十七道城门以内,城内最高的地方是五福宫,也就是今天的金汤街渝中区水厂的储水池一带。比五福宫高的,有鹅项颈、佛图关。离得最近的,就是通远门外,今天叫枇杷山的一座山。可在当年,通远门外,都是官山坡。今天的枇杷山这一片,当年还是荒山野岭,并没有名字。
虽说是成渝大东路穿过这座后称为枇杷山的山,但从三十年代由向楚修编的民国《巴县志》中,也只提到了所经之处的一些小地名,如神仙洞、纯阳洞、茶亭、盐锅骑石、三架坡、飞来寺等,没有提到有枇杷山这名字。
到了重庆市成立,当局开发新市区,其中的中干道从七星岗起,经过枇杷山的半山腰,通往两路口、上清寺、到曾家岩。这条中干道取名中山路,因这条中干道有点长,所以分为四段。分别叫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中山三路、中山四路,到了今天也没变过。道路通了,有了店铺、街巷,但仍然没有枇杷山这一地名。
枇杷山上,先有川军将领王陵基修建一座公馆别墅,取名王园。后有一些大的公司、大银行也在这座山的山上、山下陆续建起了单位的员工宿舍。这些员工宿舍,因为当地没有地名,因此只好以附近的已有地名为名。比如靠近王园的,叫某某某公司王园宿舍;靠近飞来寺的,叫某某某银行飞来寺宿舍等等。还是没有枇杷山这三个字。
四十年代初,一本叫《重庆旅游指南》的小册子上,附有地图一张。大致在今三院一带画了一圈围墙,标上了“枇杷山”三字,这是最早出现在地图上的枇杷山。至此,城外新市区有了一个叫“枇杷山”的地名。1946年版的《重庆街道祥图》上,仍然标的是一圈围墙,围墙内标有枇杷山三字。
虽说此时有了枇杷山之名,但谨限于这围墙之内一块,整座枇杷山大的范围上,仍称为神仙洞。小地名以王陵基公馆的王园、飞来寺等为名称,但以王园名声最大。重庆解放初期,王园为重庆市人民政府驻地。五十年代中期,重庆市建设局发布通告,撤销“王园”地名,以枇杷山地名代之。
为哪样取名叫枇杷山?有这样的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说早年山上有很多野生的枇杷树,所以取名枇杷山。第二种说法,说是从江北看过来,这匹山的形状如同一把琵琶,取名琵琶山。琵琶能弹出天籁之音,有耳福却无口惠。枇杷野生,熟了能饱口福。乡人多实惠,取其谐音,将琵琶山改叫为枇杷山。
说到这里,就要说下成渝东大路经过枇杷山这一段的小地名了。
旧时没有马路,到成都的东大路,就经过枇杷山。
通远门有瓮城,城门北向,瓮城门却开向东。从通远门出来,东出瓮城门后再往后转,挨着城墙脚脚向西。经兴隆街、纯阳洞、神仙洞上今天的枇杷山。
纯阳洞,是祭祀纯阳子吕洞宾的道观。原本是路边石壁上打出一个小洞,雕了一尊纯阳子的石像而已。后来有人集资建庙,把石洞盖进庙内。清末因年久失修,大殿垮了。民国初期,乡绅又集资修复。并先后还增建了芳园、观澜楼等建筑物。二十年代后期,重庆设市。要建新市区,修马路,搞开发。通远门外官山坡须迁的坟墓,就达数十万座。为安抚死者后人,在纯阳洞旁边修菩提金刚塔(此塔今日亦在)。纯阳洞一带地势较高,重庆最早的广播电台曾设此地。
神仙洞,早已不存。是祀八洞神仙的道观,山门有“蓬莱洞天”四字。传说八洞神仙中铁拐李等七个,来纯阳洞与吕纯阳相聚,要请吕纯阳作东。不想吕纯阳外出,不得已,这七位神仙就在纯阳洞附近的石壁岩洞里坐等。很久才见吕纯阳买酒回来。因八洞神仙名气大,乡人就把八洞神仙相聚之地,称之为神仙洞。还建了一座神仙道观,祀这八位。后来,观外建起的一条街,乡人就取名神仙洞街。文革中,神仙洞街改名这枇杷山正街至今。
盐锅骑石。有老人见过这口大锅,据说这口煮盐的生铁锅又大又厚实。可是不晓得为什么这锅不放在灶台上,而是锅底朝上,倒盖在一根四方形有石柱柱上。这形状远看像只蘑菇,所以得了个盐锅骑石的名字。这盐锅骑石当年在成渝东大路旁边石壁之下,以后马路通了,东大路已无人行走而废弃。人们陆续在路旁建了许多房舍,盐锅骑石最后留在就在今三院住院部里面的最高处。
抗战时期,日军轰炸时,将大铁锅震了下来。时间长了,半埋在土里,五十年代仍在。大炼钢铁时,有人把这口生铁锅弄去化了铁水。
茶亭,在枇杷山的高处。过去交通不便,人们迎来送往,都在这里接朋送友。茶亭横在大路中间,设有栅门,栅门上方有横着写的“两腋生风”四个大字。栅门同通远门一样,早开晚闭,开关的时间,也与通远门大致相同。茶亭主要卖些解渴的茶水,送别时的豆豆酒,行路时穿的草鞋。当然了,也根据时令,卖些稀饭凉面、馒头包子烤红苕之类的简单吃食。
三架坡。这是一段很陡的石梯坎路,有三层平台,每层数十步或近百步梯坎,倚山就势曲折而上,故名三架坡。
飞来寺已经近山脚。据传说,这飞来寺座落在石壁之上,从山下往上看,似悬空在天上。有人以杭州的冷泉亭联“泉自何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之意,取名飞来寺。八十年代,由中山二路往枇杷正街走,上去的第一个转弯处右侧,还有一个小院,叫“飞来别墅”。
原标题:从何来个枇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