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一辈子的屋檐”热传 你多久没和父亲合影了?

22.06.2015  12:16

  商报记者 方芳 郑玉霞

  昨天是父亲节,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90后是给父亲发节日祝福的主力军。但在现实中,90后和父亲的关系是怎样的?

  最近,人人网对3764位90后进行“亲情特别调查”,并于昨日公布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两成90后在中学后从未与父亲合影,三成90后不知道父亲衣服和鞋子尺码,过半数遇到困难会第一个想到父亲。

  调查

  1

  你多久没和父亲合影了?

  数据:春晚上的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配着一幅幅女儿和父亲多年不间断的合影,感动了亿万观众。但据人人网调查显示,升入中学后,与父亲合影在3张以上的90后占32.1%,与父亲合影在1~3张的90后占44.2%,而一张合影都没有的占到23.7%。

  ■案例:妹子爱和父亲玩自拍

  “和父亲的单独合照?好像没拍过。”90后重庆妹子饶敏,家住江北大石坝。昨日,听了记者的问题,她仔细想了一番后说,“只有全家福之类的集体合影”。在采访中,记者多次听到这样的回答。

  家住沙坪坝劳动路的90后蒲小璐爱自拍,也爱拉着父亲一起拍。蒲小璐笑着告诉记者,自己称父亲为老蒲,“我常拉着老蒲玩自拍,拍了太多,不记得有多少张。”去年11月,为庆祝父亲的生日,两人在车上好一阵狂拍,“今天是父亲节,晚上肯定会拍。”蒲小璐说,在她床头的墙上,贴有很多家庭合照,一方面是自己看了觉得温馨,另外也是提醒要自己努力变得更好,让父母为自己骄傲。

  昨日,蒲小璐父亲老蒲也告诉记者,女儿从小就贴心、懂事,“除了给我拍照,近几年我春夏秋冬的衣服都是女儿买。能看到她身心健康的成长,我就很开心。

  调查

  2

  知道父亲穿多大尺码吗?

  数据:调查显示,有34.4%的90后称,自己不知道父亲衣服和鞋子的尺码。而在剩下65.6%的90后中,知道尺码却不曾给父亲买过衣服鞋子的占45.2%,曾买过的占54.8%。

  ■案例:爸爸的穿衣尺码,问妈妈

  记者随机采访几位90后,知道父亲衣服和鞋子尺寸的寥寥无几。甚至有人边给父亲买鞋,边打电话询问母亲。

  “爸爸是关系很亲的人,怎么会不知道他穿衣的尺寸?”李青今年19岁,忠县人,现在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卫校上学。她透露,自己在小学6年级时,就给父亲买了件衬衫作为生日礼物。父亲当时的欣喜,她现在都记着,从那次开始,每一年春节、父亲节、父亲生日,她都会给父亲买衣服或鞋子,平时也会送些小礼物。

  “爸爸的尺码是我自己琢磨的。”李青说,自她懂事起,父亲就在上海浦东新区开超市,两人一年最多见3次面。李青便利用和父亲相处时的机会,观察他衣服和鞋子的大小。“我的父亲比较胖,买加大号的衣服才合适,鞋子的尺码倒是容易记住。

  调查

  3

  愿不愿和父亲讲心事?

  数据:当90后逐渐独立时,不喜欢父亲太过严厉,但当遇到困难时,一些人还是会选择和父亲沟通。调查称,遇到困难时,51.7%的人第一个会想到父亲。但有心事时,82.8%的90后更愿意和母亲说心事,愿意和父亲讲心事的90后仅占17.2%。

  ■案例:向老爸请教职业规划

  今年23岁的汪涛,是重庆大学国际经贸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老家在丰都的他,现在在主城一家银行实习。他告诉记者,从初中到大学,他一直是寄宿在学校,而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每年,他和父亲只能见一两次,最长的相处时间也不过一周。

  “我所有问题都是请教老师,但心里话还是会和老爸说。听老爸的经验,也参考他的建议,尤其是关于人生规划和职业方向选择方面的。”汪涛说,上了大学后,和父亲的沟通频率不断上升。“多数是通过电话交流,也都是父亲主动和我聊。”如今,他刚参加工作,父亲便教他一些为人处事的细节。

  但对于职业规划,贴心女儿蒲小璐却和父亲有过一次沟通不畅的经历。毕业时蒲小璐原本想创业,父亲却不懂她的心思,帮她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的稳定工作。沟通无果后,她按照父亲的规划去做了,但自己很不开心,“后来老蒲看懂我的心思,便支持我创业,现在我们的沟通一直很愉快。

  声音

  调查可让社会多了解90后

  昨日,记者从发布调查结果的人人网处获悉,此次调查以网站推送问卷的方式,邀请全国各地的90后在线作答。最终,共有3764位90后参与了调查,其中男生1788名,女生1976名。“作为正在进入社会的90后,我们希望能借助父亲节,用问答方式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人人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接受调查的用户多是在校学生,以95后居多。每到父亲节、母亲节等特殊节日,他们都会做调查,了解90后对不同节日的反应,同时也让社会对90后有更多了解。

  观点

  90后的父亲压力大 可主动和孩子多交流

  “90后和父亲关系出现这种情况,是现实状况造成。”昨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胡光伟表示,90后的父辈生存压力大,许多人在年轻时都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且抽不出时间与孩子相处,导致孩子和父母的接触减少,感情比较淡薄。胡光伟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接触越多感情越深,如果想改善这种现状,父亲更应该主动找孩子交流,而不是用物质替代陪伴。同时,孩子也应该多关心父亲,告诉他们内心的想法。

  “爸爸团”服务航班

  “炫父”传递空中温情

  商报记者 郑三波

  重庆商报讯 端午节遇上父亲节,在这个充满温情的假期里,华夏航空重庆、大连、呼和浩特三大运营基地启动“粽爱父亲,一起飞翔”主题活动。活动中男空乘组成了“爸爸团”,从机长到乘务员,均由“爸爸团”的成员担当,在飞机上与乘客展开互动,带动乘客大胆分享“炫父”故事,传递父亲节温情。

  飞行途中,“爸爸团”除了提供客舱服务,还与乘客进行互动,开展知识竞猜有奖活动,送出特制的父亲节卡片。其中最为精彩的是“炫父”活动,一些乘客大胆地分享了自己与父亲的故事,唤起了乘客们心底对父亲深藏的爱。

  “爸爸是一辈子的屋檐

  女儿发帖感动网友

  商报记者 郑玉霞

  重庆商报讯 “难过的时候,想想爸爸,我会觉得世间万般风雨,却总有一处屋檐,帮你遮风挡雨……”6月21日是父亲节,一位名为“celia0825”的网友在重庆社区网站发布帖子——《爸爸,你是我一辈子的屋檐》,回忆父亲多年来对她的付出。网友们读后纷纷感叹:父爱比天高比海阔。

  记者在帖子中看到,该网友回忆小时候爸爸每次出差总会带回满冰箱的零食;父亲为了她放弃国外三份高薪工作,留在小县城里;到她大学毕业“北漂”时,父亲瞒着她动手术,和死神较量。许多网友在感动之余,表示会多抽时间陪伴父母,不想“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悲剧发生。

  昨日,记者联系上网友“celia0825”,得知她叫熊婧,今年29岁,丰都人,现在家住江北区五里店。她透露,端午节时父母没能来重庆陪她一起过,为父亲悄悄准备好拍“全家福”的礼物也随之泡汤。

  熊婧说,自己“北漂”期间,父亲因脑溢血下了四次病危通知书,最终转危为安。从那时开始,她发现了父亲其实也是脆弱的,父亲的肩膀只在她面前才那样坚实。“借着父亲节,我想告诉爸爸,女儿现在能自立自强,希望您把时间留给自己,安享晚年。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