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779万人次逛重庆旅游收入超42亿元

07.04.2015  13:14

  

  长寿湖风景区,游客在异国情调的风车园区留影。记者 邹飞 摄

  

  昨晚,江北区石马河,双碑大桥往石马河方向车流量大。记者 邹飞 摄

  

  4月5日,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警卫员、101岁老人曹廷明再次与家人来到北碚梅花山给张自忠将军扫墓。将军墓前,他颤巍巍地从轮椅上站起来,三鞠躬并敬军礼,并与志愿者一道高唱《大刀进行曲》。12年来,曹廷明老人风雨无阻,每年清明都会坚持前往祭拜张将军。商报首席记者 黄平 通讯员 张素琴 摄影报道

  清明小长假,我市三天共接待游客779.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23亿元,同比增长13.28%。同时,今年祭扫出现新变化,3月28日至4月6日,全市殡葬服务单位共接待祭扫群众约441万人次,其中,4月4日至6日,共接待祭扫群众约324万人次,约120万人次在小长假前实行了错峰祭扫。

  旅游

  三天接待游客779万人

  实现旅游收入42亿元

  市旅游局公布数据显示,清明三天共接待游客779.08万人次,同比增长12.65%;实现旅游收入42.23亿元,同比增长13.28%。

  小长假期间,以赏花踏青为主题的春游活动受到青睐。其中江北铁山坪、巴南云篆山及五洲园、北碚缙云山和南岸南山等乡村旅游片区三天分别接待游客0.93万人次、8.8万人次、1.82万人次和6.4万人次。

  铜梁区黄桷门奇彩梦园介绍,小长假期间迎游客超过1.2万人次。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奇彩梦园四季都有花看,五月将迎来薰衣草盛花期。为了增加观赏的趣味性,景区新添了热气球,市民可从空中俯瞰花海全貌。

  长寿湖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清明节小长假期间,长寿湖景区接待人数8.8万,同比增长16.7%,旅游收入2640万元,同比增长17.9%。

  重庆本地、四川仍是我市主要客源地,湖北、云南、北京来渝旅游人数也较多。小长假3天,我市9个“百万游客俱乐部”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6.15万人次,增长明显。武隆仙女山景区接待增幅最大,共接待游客2.08万人次,同比增长50.64%。

  气温变化大 第一天漂流热后两天变温泉游

  假期三天,第一天气温很高,不少游客选择了漂流度夏,但是没有想到小长假第二天、第三天突然降温,温差达到17℃左右。

  金佛山景区营销负责人石林介绍,小长假第二天,景区突然降温后,山上准备的几百件衣服被全部租出去了,极端的天气给景区的运营带来一些麻烦,“订了酒店和门票后来不了的,临时退订的不在少数”。

  温度急剧下降,节前生意陷入“淡季”的温泉景区,在清明节期间挽回了一波难得的“行情变脸”。据市旅游局统计,巴南区南温泉、璧山天赐金剑山温泉、渝北统景温泉等景区的游客接待同比最多增长了46%左右。

  商报记者 谭亚 李析力 杜瑜

  出行

  中短途客流为主 火车站发送20万人

  昨日,重庆火车站介绍,4月4—6日共发送旅客超过20万人次,4日发送旅客超过8万人为最高峰。小长假期间,出行客流主要以旅游休闲、探亲访友等中短途客流为主,未来两天,到成都、贵阳、武隆和秀山等中短途列车车票充裕。商报记者 黎静

  高速路返程车流量大 主要集中在隧道段

  昨日是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14时左右,主城周边各高速路返程车流明显增加。重庆高速12122官方发布信息显示,15时许,G85成渝路进城方向九龙坡至中梁山隧道沿线、进城璧山南至缙云山隧道沿线、G65渝湘路进城G65巴南站至南环立交沿线、G93渝遂路进城云雾山隧道、G50渝涪路进城洛碛至箭沱湾(因K1727处因事故占超车道)、G75渝武路进城方向西山坪隧道至蔡家沿线均开始出现阶段性拥堵状况。商报记者 王杨

  祭扫

  324万人次扫墓

  错峰祭扫多了

  昨日,市民政局清明工作办公室发布消息称,3月28日至4月6日,全市殡葬服务单位共接待祭扫群众约441万人次,其中,4月4日至6日,全市殡葬服务单位共接待祭扫群众约324万人次。意味着,今年清明小长假前分流人次约120万,错峰祭扫的多了。商报记者 叶惠娟

  消防

  全市出警394次

  营救被困人员27人

  昨日,市消防总队发布消息称,清明小长假,全市消防部门共接警出动394次,车辆658台次,警力4147人次。营救被困人员27人,疏散被困人员363人,抢救财产价值150万元。

  重铁公安处发布消息称,小长假期间,查获烟花爆竹等危险违禁品2036起。商报记者 郑友 徐勤

  卖场

  主力百货销售业绩

  同比增长超五成

  昨日,主城部分主力百货为清明小长假销售轧账:清明节小长假,销售业绩同比增长超五成。

  商报记者 刘渝畅

  话题

  短信祝“清明快乐

  你愿意接受吗

  商报记者 余常海

  重庆商报讯 与春节、中秋等节日不同,清明节总是以追思先人、寄托哀思的情怀出现,此时,如果你收到一条“清明节快乐”的祝福短信,你会接受吗?4月5日,家住双碑的黄兴就摊上了尴尬事。

  “天也友情雨茫茫,人间真情泪汪汪。墓冢添土压纸钱,泪流胸前湿衣裳。难忘故人音容面,未能报答儿遗憾。只愿天地都吉祥,儿孙祭祖美德传。祝您清明快乐,万事如意!”4月5日,黄兴收到了这样一条朋友发来的短信,“这条短信让我觉得晦气,更像是一种诅咒”。

  给黄兴发短信的是一个生意伙伴,姓陈,家住合川。“肯定不是诅咒啊,我们关系很好。祝福短信也是别人发给我的,我出于一番祝福的好意,才复制转发给他的。”昨天,陈先生在电话中说,“我都是群发的,其他人都没说什么,并回了短信呀。”陈先生认为,清明节是一个节日,正是踏青、休闲的好时机,他不介意有朋友给他发类似祝福短信,并表示一定会接受朋友善意的祝福。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周勤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就“清明”二字含义看,便能体会到清新舒畅之感。清明节固然以祭祀祖先为重,但与游乐也并不相悖。

  清明节也称为“三月节”,人们扫墓之后,可进行很多户外活动,如踏青、插柳、放风筝、荡秋千、拔河、蹴鞠等。

  昨日,记者通过QQ、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发现,超50%的网友表示不太能接受清明祝福。不到30%的网友表示会根据短信内容来判断是祝福还是诅咒。超过20%的网友表示,可以接受这样的祝福。

      选稿编辑:张应梅

      链接: http://www.cq.xinhuanet.com/2015-04/07/c_1114880647.htm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