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抢500元红包损失1万元 警方提醒:网上红包莫乱抢

13.02.2015  14:23

图为“红包大盗”手机木马 

    新华网重庆频道2月13日电(记者 赵紫东)近日各大电商平台的“抢红包”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不过一些犯罪分子也盯上了这种时髦的发红包方式。今日重庆网警发布消息,提醒市民在“抢红包”时应提高防范,小心遇上“红包诈骗案”。

    案例

    微信抢500元红包损失1万元

    市民周女士一直是微信的忠实用户,经常在微信聊天或者朋友圈里参与抢红包活动。前几天,一名好友给她发来一个红包,链接中注明“开抢500元代金券”。

    周女士立即点击链接开抢,结果她发现自己竟抢了个头等奖,奖品是500元代金券。周女士立即喜滋滋地点击指定网址领奖,可没想到的是,领500元代金券还挺麻烦,对方要求她输入身份证、手机号、微信账户等一大堆个人信息。

    输完信息后,对方还要求她扫描一个二维码。周女士有些犹豫,可想到这是朋友发来的红包,于是放心扫码。这一扫描坏了事,几分钟后,周女士收到一条转账短信,银行卡里竟然少了1万元。

    周女士立即打电话向朋友核实情况,朋友提醒她,自己的微信号被盗了。周女士这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立即拨打电话报警。

    “红包大盗”木马来袭

    抢红包时警惕“假红包

    重庆网警还展示了一款名为“红包大盗”的手机木马。

    该木马伪装成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窃取手机用户的银行卡号等信息,甚至能截获手机中的新到短信并控制手机向外私发短信。如果不幸手机感染了这种木马,那些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短信完全控制中招手机。

    通过窃取的支付信息及支付验证码短信等内容,不法分子就可以实现盗刷。而手机用户因为无法接收银行账户的动态短信,所以被盗刷后都不知钱已被转出。

    “红包大盗”木马还会伪造钓鱼界面诱导手机用户输入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敏感信息,并通过短信发送到木马指定的号码。此外,该木马还能接收木马作者的短信息指令控制中招手机向外发送短信。

    网警支招

    如何防范“红包诈骗案

    面对“红包诈骗案”市民应该如何防范?重庆网警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市民在抢红包时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在其中输入任何个人信息。

    其次使用安卓手机的用户,应及时下载手机安全软件,定期查杀病毒。如果在点击相关链接后,手机无法正常收发短信,就要留意是否中了支付类病毒。

    最后,市民应定期修改网购、网银和支付账户的密码,个别重要账号需使用独立密码,以防被不法分子搜集个人信息后诈骗。(完)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