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增强“造血”功能(《重庆扶贫专报》第98期)

07.01.2019  11:33

  脱贫攻坚以来,万州区坚持把农村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实施农业产业项目,积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在140个贫困村发展集中连片产业基地500亩以上,近8万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扶贫项目,促进贫困群众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一、在产业发展上“定好位”。因地制宜,立体构建产业发展“581”海拔区间模式,在海拔500米、800米、1000米区间分别重点发展柑橘、生态茶叶和伏淡季水果。平面打造“一园、一带、三轴、多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即以万州国家农业公园建设为重点,区域内七个镇整体开发,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田园综合体;在海拔500米以下的长江沿线区域,形成以玫瑰香橙、古红桔为产业引领的沿江柑橘产业带;以渝万、万利、万云三条高速交通线为轴,分别以分水镇、龙驹镇、天城镇和熊家镇为中心,发展李子、高山茶叶、特色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在三方区域形成辐射带动;由各镇乡街道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点式特色开发,形成一镇一品格局。脱贫攻坚以来,该区累计整合财政专项资金3.395亿元,安排产业扶贫项目473个,共发展种植业基地18.5万亩,其中新建柑橘、茶叶、榨菜、伏淡季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10万亩,发展畜禽14.6万头(只)。

  二、在主体培育上“引好路”。立足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围绕生产、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振兴贷款贴息,初步形成以承包农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龙头企业为骨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目前累计引进并培育龙头企业145家、农民合作社197家、家庭农场124家,带动贫困户16644户。

  三、在利益联结上“施好策”。通过以土地入股、保底分红、龙头企业订单收购、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等方式,不断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社与贫困群众的深度融合。目前该区贫困户土地经营权入股面积达到5000亩,102个农业项目开展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持股贫困农户达2730户、持股金额4980万元。在太安镇进行“三变”改革试点,新建成标准化茶叶基地1087亩,在建茶叶基地950亩,提质增效茶叶基地3000亩,新建合股联营经营主体14个,登记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3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92元,呈现农村集体“三资”承接经营主体多样化、投资要素多元化、利益联结紧密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四、在后续管护上“聚好力”。投入产业管护资金1336万元,抓实抓好产业后续管护。细化完善产业项目后续管理办法,按照“权责一致、建管并重,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落实管理责任制。通过宣传栏、村民会议、张贴标语、进村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管护工作。整合区、镇乡两级农技力量,在农业系统抽调122名科技人员组成科技帮扶专家团,为贫困村选派56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12名区级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对柑橘、茶叶、中药材、粮食作物以及畜牧养殖等产业进行技术指导,以实地教学、展示操作等方式累计培训贫困户2.1万人次。定期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回头看”活动,重点查看项目维护、效益发挥等情况,对管护不到位的要求限期予以整改,将产业管护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五、在产销对接上“谋好篇”。积极探索产销对接机制,强化与知名电商企业合作,帮助贫困镇乡农产品入驻阿里巴巴“兴农扶贫”频道和淘宝万州特产馆网店。成功举办万州区“电商年货节”,活动期间,20个商贸企业与20个镇乡签订了农产品扶贫认购协议,认购金额达3200万元。组织镇乡参与“淘抢购”活动,分别帮助太龙镇、白羊镇销售柠檬16万斤、2000吨。与“聚划算”平台合作,帮助甘宁镇开展玫瑰香橙网上促销活动。支持派米良农业公司与“美菜网”合作开展农产品同城配送,把分散在农村的小规模、小品种农产品集中收购后再配送到食堂、餐馆、超市等,帮助龙驹镇销售南瓜8万余斤、长岭镇销售蔬菜10余万斤,进一步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根据万州区扶贫办有关材料整理)

         政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