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猕猴桃书记”谢家宽 带领村民摘掉贫困帽

24.08.2015  11:38

  谢家宽 重庆市感动办供图

   8年时间,他带领村民种了3080亩猕猴桃,将1800多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680元提高到了13500元。在他的带领下,万州区万铁峰乡桐元村发展起猕猴桃产业,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不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下次换届就自动辞职!”1998年12月,谢家宽当选桐元村党支部书记时庄严承诺。那时,桐元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仅680元,村里没一间办公室,且欠债1.2万元。

  2004年,谢家宽拿着妻子卖猪所得的2000元,前往上海、广西、山东、陕西等地考察,寻找村民致富路子。在四川,谢家宽发现当地村民种植猕猴桃,一亩净收入可达5000元,于是决心回村发展猕猴桃产业。

  “对于习惯了种庄稼的村民来说,种植猕猴桃根本无法吸引他们的兴趣。”于是,谢家宽跑遍村里14个村民小组,到农户家“游说”,宣讲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好处、思路和办法。他又带头把自家5亩地全部种上猕猴桃,再租种外出务工农户6亩地。次年,他东拼西凑借来30万元,用于购买幼苗并免费赠与村民,带动村干部和123户农户种下猕猴桃400亩。第三年,成片的猕猴桃挂果了,一上市便销售一空,村民的积极性高涨起来。

  2011年,桐元村成立了我市第一家猕猴桃股份专业合作社,新建猕猴桃保鲜库,还筹资建设猕猴桃酒加工厂。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新鲜的猕猴桃卖不出去烂在手里了。到2014年,桐元村已实现村民人均年收入13500元、村集体收入200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6000万元,几乎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整洁漂亮的楼房。

  目前,桐元村搭乘乡村旅游发展快车,正在筹建20个人文景点、20家钓鱼庄,目前有8个已经完工并开始营业。(记者 李舒 实习生 雷杨梅)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