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及渝东南各区县政协纷纷开展深入调研—— 守护山水 标本兼治打造美丽之地

13.05.2018  10:52

 

  拥有丰富森林资源的渝东南和守着一江碧水的三峡库区,该如何守好山,护好水,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景永存?近段时间来,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各区县政协开展密集调研,并在近日召开的片区政协会议上进行了座谈交流。

  加大力度治理库区消落区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坝前水位在汛期145米至非汛期175米之间变化,水库周边形成夏季出露、冬季淹没反季节水位落差30米的消落区。来自万州、开州、云阳等地的政协负责人纷纷呼吁,要加大对库区消落区的治理力度。

  万州区政协主席罗能平表示,应强化消落区保护利用,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下,适度、合理、规范、高效利用消落带的水、土、生物、岸线、景观等资源。

  三峡水库消落区面积约302平方公里,岸线长5711公里。其中重庆段岸线长4811.7公里,面积268.5平方公里,涉及我市15个区县(自治县)和主城7个区。而三峡库区消落区面积和水位涨落幅度均居世界之首,其治理堪称世界级难题。

  开州区政协主席敖天才认为,大面积消落区的存在,长江沿线弃土废渣乱堆乱倒、城乡规划区乱搭乱建、农民在消落区里乱耕乱种、个别人侵占防洪库容乱挖乱填等“八乱”现象在不同程度上的存在,对三峡水库库岸保护和长江水质造成影响。同时,消落区对库岸形成涨水时托举、浸泡、渗透,退水时牵引、失稳,也容易造成库岸地质灾害。

  对此,与会的各区县政协负责人纷纷建议,切实保护长江水岸带水生态环境,要加强沿江以三峡库区为重点的沿江水岸带综合整治,对消落区进行保护、修复和整治,因地制宜实施好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

  补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短板”

  市水利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入河排污口共有1027个,规模以上的有615个、企业工厂排污口有303个、混合废污水排污口有216个,这些河流流域内仍不同程度存在乡镇污水排放、面源污染等问题,污水最终汇入长江,形成污染隐患。

  在涪陵区政协主席徐志红看来,污水排放形成的污染隐患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存在的“短板”密不可分。

  徐志红认为,目前我市城镇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有“欠账”。城区、乡镇污水管网未能做到全覆盖,尚有部分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收集处理,雨污分流不完善、不彻底。不少园区污水处理进水量已接近或达到设计处理能力。

  同时,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机制也不健全。例如乡镇污水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不健全,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费用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和受益群众出资构成,现实中由于多种原因存在运营费用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个别污水处理厂运营艰难。部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不好,一、二、三级管网还需要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人员缺乏专业技能,管理不到位。

  武隆区政协主席潘晓成深有同感,他坦言,目前乡镇基本上都建有污水处理厂,一级管网基本建成。但受区县财力制约,地方配套经费不够,致使设备落后、容量偏小。农村污水二、三级管网建设更是缓慢,农村生产生活污水统一处理率不足30%。

  与会各区县政协负责人建议,守护好一江碧水,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应补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的“短板”,加强重大环保设施建设运行和管理。应进一步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大力推进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污水处理收集管网,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金山银山!”潘晓成说。近些年,武隆以建设武隆国家公园为着力点,以全域旅游为突破口,重点打造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第一品牌,集中打造3-5个精品示范点,带动乡村旅游全面繁荣,让武隆全域成景区、处处是美景,更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

  如何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是与会人员最为关注的话题。

  石柱自治县政协主席孙开武认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就是坚持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以自然资源引领“货币财富”,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他同时表示,目前石柱除了大风堡自然保护区通过旅游实现了生态产品部分增值外,其余生态林增值效应并不明显,这与互联互通交通体系尚未完善有关,也与相关产业人才匮乏有关。

  该如何利用好生态资源,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真正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与会人士建议,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化。即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同时探索集体“山水林田湖”资源权制度改革,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价格形成机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尤其要积极发展乡旅农业,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按照“农文旅结合、一二三产融合、政企农科金联动、产镇景一体”要求,大力发展以“山脉、水脉、文脉”为主线的乡旅经济,实现“城里人的山水田园梦、乡里人的现代乡村梦”。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多措并举治理水环境
  一是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健全饮用水源巡查机制,完成汤家沟水库规范化建设和14个乡镇饮用水源隔离网建设。二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南桐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百花一期、天籁谷污水处理站大修工程;完善西区、东林片区、南桐镇、石林镇、丛林镇、金桥镇污水管网约11公里;推进关坝镇等6个污水处理站资产清理,规范运营管理11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场镇生活污水管网管理和维护机制,进一步提升污水收集率。三是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建成投用平山园区污水处理工程,推进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在线监测设备联网,建成煤电化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建成红岩、东林煤矿矿井废水处理设施扩建工程建设,推进南桐煤矿矿井废水处理设施扩建工程建设。四是加强地下水防渗,强化加油站防渗措施,完成11家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池设置。五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共建成60套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配套污水收集管网77.环保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