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去年近9万人患癌 不少是“吃”出来的

14.04.2016  10:37
【摘要】 我市2015年发病率居前六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乳腺癌,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6.08%。

    本网报道:重庆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高发 不良饮食习惯是主因

 

  重庆人性格耿直火爆,吃得也很重口味。然而,过多食用火锅、水煮鱼、烧烤等“麻、辣、烫”的食物,却也更容易导致胃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4月15~21日是第22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我们在行动”。昨日,重庆市癌症中心、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和市肿瘤医院联合发布消息称,我市去年恶性肿瘤发生率为269.39/10万,即近9万人新发恶性肿瘤,其中因饮食不当导致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有上升趋势。

  数据

  我市去年新增近9万癌症患者

  肺癌发病率居首

  2015年重庆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9.39/10万,即近9万人新发恶性肿瘤,其中男性发病率为310.53/10万,女性发病率为227.29/10万。从40岁以上组开始发病率增长速度加快,在85岁及以上组发病率达到最高。

  我市2015年发病率居前六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乳腺癌,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6.08%。

  警惕

  喜食麻、辣、烫

  重庆人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发

  数据还表明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等消化恶性道肿瘤高发,已成重庆特色的恶性肿瘤代表,这与重庆人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邱惠解释,喜吃辛辣食物如火锅、烧烤、麻辣烫、串串、麻辣小面,喜吃油炸食品、烫食或者凉食等,都会严重损伤食管、胃黏膜,刺激消化系统,导致食管癌、胃癌发病率升高。而过多摄入蛋白、脂肪,营养过剩,食物精细,导致胃肠蠕动减慢,代谢产物或有毒物质堆积在肠道,加上纤维素或维生素摄入不足也是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病因素。

  防癌技能get√

  癌症早期筛查

  易陷三误区

  重庆市肿瘤医院院长吴永忠表示,定期进行防癌体检是揪出早期癌症的有效方法,同时不少市民也存在认识误区。

  1 将健康体检代替早癌筛查

  前者主要是检查心、肝、肾等,了解人体的一般状况;后者除了可以筛查早期癌症外,还会检查、评估一些增加肿瘤发病概率的机能变化和疾病,往往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高危因素设定个性化检查项目。

  2 过度筛查

  为了预防癌症,把PET/CT、基因检测等费用不菲的体检项目当“家常便饭”,反而易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3 恐慌肿瘤标志物

  许多人常依靠肿瘤标志物检查的结果,来判断患癌风险。实际上肿瘤标志物存在敏感度、特异度的缺陷,敏感度低的话,会无法发现癌症。特异度低的话,则可能将健康的人误判为癌症,令人陷入恐慌。

   肿瘤发病年轻化 不同年龄防癌重点有区别

  “不要以为肿瘤是老年人才会患的!”市肿瘤防治办公室副主任邱惠表示,由于精神压力的增大、熬夜、缺少运动、不健康饮食等原因,不少年轻人也成为肿瘤攻击的对象。由于患癌风险不一样,肿瘤专家针对不同年龄,做出了不同的防癌提醒。

  20岁 建议女性每年做盆腔和宫颈检查,建议男性每年做皮肤检查。

  女性:黑色素瘤、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主因)、乳腺癌。建议每年做盆腔和宫颈检查,25岁以后每年宫颈涂片检查,每年做皮肤检查。

  男性:黑色素瘤、睾丸癌(20至39岁最常见)。建议每年做皮肤检查。

   30岁 建议女性每年做乳腺检查,建议男性每年做睾丸检查。

  女性:宫颈癌(30~40岁女性常见肿瘤)、乳腺癌(有家族史的40岁以下女性风险增加)。建议每年做宫颈和乳腺检查。

  男性:睾丸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建议每年做皮肤和睾丸检查。

   40岁 患癌风险增加。无论男女,建议每年做一次肝功能检查和肺部检查,烟民则要缩短肺部检查间隔时间。

  女性:乳腺癌(40~50岁常见),建议每年做乳腺检查,钼靶检查、卵巢检查(绝经、有家族史者每3年一次)。

  男性:结直肠癌、生殖系统肿瘤(有家族史、45岁以后前列腺癌风险增加,睾丸癌风险继续增加)。建议每年结肠癌筛查,前列腺和皮肤检查。

  50岁 女性卵巢癌高发

  女性:结肠癌、卵巢癌。建议每5年一次结肠癌筛查,每3年一次卵巢检查,每年一次皮肤、盆腔、宫颈和乳腺检查。

  男性:前列腺癌、结肠癌。建议每3年一次前列腺、结肠癌和睾丸检查。

   60岁 全面关注身体健康

  女性:结直肠癌(60岁以后多发),建议每年一次心脏、盆腔、乳腺、宫颈检查,每3年一次结肠癌筛查,每5年一次结肠镜检查。(65岁后无需做子宫涂片检查,70岁以后无需做乳房X光检查)。

  男性:前列腺癌,结肠癌。建议每年一次前列腺检查,每3年一次结肠癌检查。商报记者 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