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不垮的城 不服输的人 “藏”在防空洞里的抗战精神

05.06.2021  07:43

5月28日,渝中区,重庆市人民防空宣传教育馆。

今天,是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发生80周年。岁月远去,但记忆从未曾忘却。

80年前,面对大轰炸,重庆人民没有被打倒,而是在废墟上坚持生产、重建家园,为抗战胜利营造稳固的大后方,竖起坚韧不屈的精神丰碑。

大轰炸期间,各种防空洞成为人们躲避空袭、坚持生产的重要场所。如今,重庆存留着大量防空洞,有的依旧保持原来的样子,有的成为市民纳凉点,有的变身博物馆……

炸不垮的重庆城,不服输的重庆人。”当历史洗尽铅华,重庆日报记者走进部分防空洞,试着探访当年重庆人民的抗战故事,寻找那份必胜信念的精神密码。

5月28日,重庆建川博物馆内展出的陪都防空瓷水壶(一级文物)。

探寻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

轰炸所造成的破坏,在中国人的脑子里唤醒了一种重建中国的决心

毗邻解放碑的磁器街,高楼林立,商业繁华。在车水马龙的磁器街人行道旁,就是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遗址下面的防空大隧道将于7月首次对外开放。经过允许,重庆日报记者得以提前打探,进入地面以下的隧道,走进80年前“六五”大隧道惨案发生现场。

为了躲避日军的频繁空袭,抗战初期,重庆便不断开凿防空洞,先后挖掘防空洞数百个。较场口这段防空大隧道是当时重庆市内比较大的公用防空洞,专供市民躲避空袭所用,可容纳四五千人避难。

从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负一楼展区沿着石阶向下,音箱里传来模拟当年百姓奔走呼喊的重庆方言。再往前走,木质洞门、泥坯墙面、洞口一侧杂乱堆放的生活用品……具有代入感的场景还原,仿佛看到80年前的人们涌入隧道里的场景。

顺着台阶往隧道深处走,左侧是背着家人、带着行李、领着孩子、匆忙逃入洞内的人群浮雕。1941年6月5日晚,日军飞机进入市区上空,对重庆进行大规模的“地毯式”反复轰炸。市民如潮水般涌向隧道中,洞内避难人数较往常激增一倍,达到万余人。在长达10小时的高温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许多人因窒息、挤压而死,惨不忍睹。

进入隧道交叉口的开阔空间,一段惨案亲历者口述惨案场景的视频,再现了当年的“致命时刻”。

尽管日军实行反复轰炸,但重庆人民并没有被打倒,大家同仇敌忾,积极投入到反轰炸斗争中。人们英勇不屈、百折不挠,广泛开展地面救援、重建家园,在炮火中坚持生产,在苦难中乐观生活,愈炸愈强,“新的重庆”一次次地诞生在炮火之中。

大轰炸遗址序厅,一面以大轰炸真实照片为基础制作的大型浮雕展现了当时的场景:一片被炸成废墟的街区中,残垣断壁上四个大字“愈炸愈强”,倔强有力、格外醒目。

面对日军的轰炸,当时的重庆人民编出这样一句顺口溜:“不怕你龟儿子轰,不怕你龟儿子炸,老子有坚固的防空洞,来嘛,不怕!让你龟儿子凶,让你龟儿子恶,老子总要大反攻,等着!

重庆大轰炸惨案的发生,更是激发出重庆人民空前的抗战激情。

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遵循党中央“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坚持国共合作,抗战到底;

重庆青年纷纷奔赴抗日前线,先后组成川渝大军奔赴抗战最前线英勇杀敌;

重庆的救国会、青年联合会、抗日文艺习作会、学生会、妇联会等纷纷捐钱捐物,买飞机、大炮全力支持抗战。

一位美国记者这样评价:轰炸所造成的破坏,在中国人的脑子里唤醒了一种重建中国的决心。

5月28日,即将首次对外开放的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的负一层展区。

探寻重庆建川博物馆

我们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努力造械,争取抗建大业早日完成,以及和平的早临。

位于鹅公岩大桥下,掩映在繁华城区之中的全国首个洞穴博物馆聚落——重庆建川博物馆,吸引着远近游客纷至沓来。

这里是城区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现存有51个抗战生产洞,其中已利用大约30个洞,开辟打造了10个主题博物馆,布展陈列着包括抗战时期的许多历史文物。

汉阳精造尽西迁,凿洞安机数里延。”在兵工署第一工厂旧址(汉阳兵工厂)博物馆内,这句话概括了重庆建川博物馆的来历,更揭示了抗战期间工厂坚持生产,源源不断为前线将士提供武器的坚韧顽强。

抗日战争爆发后,位于湖北的汉阳兵工厂几度迁移,最终落户重庆谢家湾付家沟,改名为兵工署第一兵工厂。

为躲避日军轰炸,工人们依江傍山开凿防空洞,修筑洞穴厂房,共开凿岩洞116个,洞穴总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

抗战时期,搬迁到大后方的兵工企业有20多家,搬迁到重庆的,包括汉阳兵工厂在内有14家,均分布于长江、嘉陵江两岸河谷地带。

博物馆展陈中,一首歌曲词谱的展板特别亮眼——这是《第21工厂厂歌》,由厂长李承干邀请留日时就已熟识的著名诗人、学者郭沫若为工厂创作。素来钦佩李承干为人的郭沫若不仅慨然应允,还请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为之谱曲:

战以止战,兵以弭兵,正义的剑是为保卫和平。创造犀利的武器,争取国防的安宁,光荣的历史肇自金陵。勤俭求知,廉洁公正,迎头赶上,尽我智能,工作是不断的竞争。我们有骨肉般的友爱,我们有金石般的至诚。我们有熔炉般的热烈,我们有钢铁般的坚韧。量欲其富,质欲其精。同志们,猛进!猛进!同志们,猛进!猛进!

这首歌一创作出来,很快就在长江、嘉陵江江畔唱响。

展品中,有一张李承干身着中山装,带领工厂职工高唱厂歌的照片,见证了当时火热的场景。

解说员介绍,李承干任下的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是抗战时期中国最大的兵工厂,生产了大量枪炮弹药支援抗战。大轰炸期间,该厂成为重要的轰炸目标。据不完全统计,1940年6月至1941年8月,该厂遭到日机14次轰炸,员工死亡10人,伤数十人。

身为第二十一兵工厂厂长的李承干面对日军暴行,极度愤慨。他常对同僚及工人们说:“我不赞成等山洞开好,机器进洞再开工的办法。我们的抗战不能等我们呀!我主张事先有重建的准备,敌人给我炸了,我再盖新的,只要我的人不死完,我总会有办法来复工。

日机来袭时,李承干与工人们进入防空洞躲避。他嘴里总是念念有词:“炸中我们最好!炸中我们最好!炸中我们有能力恢复的工厂,比炸中那些我们没有能力来恢复的工厂好。炸了我们,少炸别人!”以此鼓舞大家。

李承干还总是以身作则,每当轰炸结束,空袭警报尚未完全解除,便率先冲出防空洞,奋不顾身地去救人、灭火,抢救机器设备。

李承干的言行,引领全厂工人在大轰炸中“坚强苦斗,屹立不动”,一方面在防空洞内坚持生产,一方面对被炸的厂房和机器设备做到随炸随修,“以求一时一刻不耽误出品,使歼敌的武器供应无缺”。

资料显示,在1940年至1941年的大轰炸中,第二十一兵工厂的武器弹药出品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较大幅度增加。抗战期间,第二十一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约占全国兵工厂武器弹药总产量的60%,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同样头顶轰炸“猛进”的,还有钢迁会的工人。“我们当时一边安装设备,一边生产,一边还得躲避轰炸,每天都要注意高处挂出红气球没有,如果挂了,就预示着日军很快就要丢炸弹了。”曾亲历日军轰炸的老工人邹宗友生前回忆道:大家都希望多炼一些钢铁出来支援兄弟兵工厂,多生产一些子弹、枪炮,狠狠地回击日本侵略者。

一位钢迁会工作人员当年曾这样写道:“抗战是这样紧急,人们的生活是这样煎迫。我们并不觉得难过,因为我们早已了解了现实,我们的生活目标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利,我们只有一个愿望,一个思想,一个期待,那就是努力造械,争取抗建大业早日完成,以及和平的早临。

5月28日,重庆建川博物馆展出的高射炮。

探寻《新华日报》旧址防空洞

宣传党的主张,鼓舞人民的斗志,维护、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位于渝中区化龙桥虎头岩村86号,是《新华日报》总馆旧址,坐落在一个山坳里。在一片树荫之下,5栋房屋依山而建,顺着山势自下而上,青瓦灰墙、黑白为主的色调,沉浸着历史的厚重。

1939年5月3日和4日两天,日机对重庆城区实施狂轰滥炸,原来设在城内西三街和苍坪街的《新华日报》房屋被毁,随后搬迁至此。从1939年8月13日到1947年2月28日,《新华日报》在此编辑、印刷和发行。

在旧址后面的山脚下,有一栋一楼一底的建筑。建筑正面山壁下,有一个被树枝树叶和杂草遮蔽着的防空洞。乍一看,防空洞十分普通,凑近洞口,还能听到里面传出的断断续续叮咚作响的水滴声。

“《新华日报》总馆迁来这里后,为防避日机空袭,报馆的职工们自己动手挖了这个防空洞。”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叶维维说,为了保证每天的报纸能够按时出版,职工们把印刷机搬进了洞里。“皖南事变”后,1941年1月18日,载有周恩来著名题词的“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新华日报》,就是在这个洞里印刷出来的。

抗战期间,重庆是中国新闻舆论的宣传中心,当时有《新华日报》《大公报》《新民报》《国民公报》等10余家战时中国影响最大、传播甚广的主要报纸。这些报纸虽然背景不同,主张各异,但对侵华日军轰炸重庆的残暴行径,采取了高度一致的态度。他们揭露日寇罪行,宣传政府当局的防空政策与措施,报道重庆军民的反轰炸斗争,鼓舞全民抗战决心与信心,在重庆大轰炸期间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宣传作用。

1939年5月3日大轰炸后,《新华日报》发表了《用战斗回答敌寇轰炸》的短评,文章号召人们用更积极的更紧张的抗战工作,作为对日寇惨无人道的轰炸的回答,我们要以工作和战斗,来把日寇消灭在它垂死前的疯狂挣扎中!

1940年“八一九”“八二〇”大轰炸后,《新华日报》又发表文章称:“我们决不因重庆在火中的毁灭而悲观,我们要在旧重庆的废墟上建立起崭新的正轨的坚强的合理的新的重庆!我们敢正告凶猛残暴的敌寇,旧重庆的毁灭不是投降,这是准备在血和火的锻炼中,哺育尊重的坚强的力量来答复残暴的死敌!

在这些新华日报人的不懈努力下,一份份以宣传党的主张,鼓舞人民的斗志,维护、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要内容的《新华日报》从化龙桥出发,运往重庆各地,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赞誉和中共中央的充分肯定。”叶维维说,当时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被誉为“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灯塔”。

2020年6月5日,市民自发来到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悼念死去的同胞。(资料图片)记者 魏中元 摄/视觉重庆

记者手记>>>

一位社会学家说过,社会发达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某处遗址完成历史使命之后,能够转身成为一座博物馆。

战火年代,防空洞是避风的港湾。和平年代,隐身于闹市,或藏身密林的一个个防空洞,似乎更多活在重庆人的记忆之中。

每个防空洞,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故事,镌刻着特殊的时代烙印:它的紧急开凿,是旧中国积贫积弱、强敌入侵的痛苦印记;它的负重前行,是新中国军民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自力更生、改天换地的必经阶段;它的悄然变身,是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全民国防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缩影……

令人欣喜的是,重庆已开始实施“山城洞天”人防工程服务民生专项行动,针对每个防空洞的历史和风貌,深挖历史底蕴,采取“一洞一策”进行改造升级。

在岁月沉淀中越发幽深的防空洞,将有怎样凤凰涅槃的新生,值得期待!

重庆日报记者 戴娟

原标题:炸不垮的城 不服输的人  “”在防空洞里的抗战精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