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件文物今天首次与公众见面 我市又新增一座博物馆

18.05.2017  11:32

今天,大渡口区博物馆开馆共有200多件文物集体亮相并首次与公众见面。陈列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大渡口区第一座全面介绍大渡口历史变迁、研究义渡文化、展示文物的博物馆,分为“探源溯踪 巴地撷珍”、“水埠流韵 义渡扬名”、“壮烈西迁 十里钢城”和“设区建制 蝶变新生”四个部分。

从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直至现代,涵盖门类丰富,包括石器、陶器、铜器、瓷器、造像、雕塑等,藏品有镇馆之宝——旧石器时代手斧、战国青铜剑、东汉陶棺、清代跳磴场济米义渡会碑、清代铸铁铭文秤砣、新中国第一根钢轨、1952年成渝铁路通车纪念章、大渡口工业区人民委员会定制瓷杯、机械式计算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照相机、怀表、闹钟等等。

除了众多馆藏文物外,大渡口区博物馆还设有场景复原、160度环幕影院、幻影成像、虚拟解说等展项,利用馆藏文物结合多种展示手段,介绍大渡口地区从古至今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概况。据考古证明,大渡口是重庆主城人类最早的居住地,是重庆主城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从旧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

大渡口因长江边上马桑溪的义渡而得名,为沿江数十里渡口之首。据清代《巴县志》记载,“大渡口,县西四十里为智二甲米口”。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大渡口区博物馆也在今天开馆,市民可以免费前往参观。

【参观导览】

地址:大渡口区钢花路302号

交通:轻轨二号线平安站,公交225、229、452、456、806、818路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供图:大渡口区博物馆、杨旺霖,转载请注明出处)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 张韬

原标题:200多件文物今天首次与公众见面 我市又新增一座博物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