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店现东汉双层墓葬群 史上神秘北府城就在附近

11.12.2015  12:37
   上下两层墓葬相隔1米间隔百年

  秦汉时期重庆CBD在江北

  五里店发现东汉双层墓葬群

  五里店发现东汉双层墓葬群

        史上神秘的北府城就在附近

  ▲整个汉墓被高楼大厦包围

  ▲汉墓发掘现场

  ▲墓中出土大量陶制品

  近日,在江北区五里店烟草大厦附近喜乐溪小学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发现一处距今1900多年的东汉时期墓葬,上下两层共有4座墓,相隔不到1米却间隔了上百年。

  重庆主城核心区为什么会发现汉墓?带着疑问,重庆晚报记者昨日走进考古现场。

  A

  昨日上午,重庆晚报记者来到五里店喜乐溪小学一期工程施工现场。这里前面是烟草大厦,后面是珠江太阳城小区,四周都是高楼大厦。

  一个深约4米、面积约14平方米的土坑里,市考古所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考古挖掘。“第1层的3座砖室墓我们已经考古挖掘完毕,这个过程中发现砖室墓下面竟然还有1座土坑墓。”考古队员代玉彪介绍,上面的3座砖室墓有两座是并排挨着的,另1座与之相隔大概3米。并排两座墓下不到1米深处,发现了1座土坑墓。

  “不要以为间隔如此之近,就是同时期的墓葬,其实它们相隔100年左右。”代玉彪说,上面3座墓葬属东汉中晚期,下面1座墓葬是东汉早期。4座墓葬的墓室都被盗,由于3座砖室墓容易被发现,所以基本被盗空。下层的土坑墓墓室虽然也被盗,但是还残留了一些东汉时期的陶俑。

  下层墓主人在当时属于中产阶层

  B

  同一处地方,间隔不超过1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时期的墓葬?

  代玉彪分析,古人信奉风水,一般情况下已经有墓的地方,不会选择在其之上下葬,因为这块地已经被别人占了。出现两层墓,说明时间晚些的上层墓主并不知道这里本来有墓。

  那么,这些墓的主人是谁?“墓地的面积、陪葬品规格都不高,上层的3个墓主很可能是一个家族的。”代玉彪推断,汉代流行家族墓葬,比如一个同姓的家族共同买下一块墓地,这个墓地只能埋葬家族的人,不允许其他姓氏的人埋在这里。

  下层土坑墓,出土了一些陶器,有狗、鸡等动物陶俑,碗、酒杯、米缸等常用陶器。“考古挖掘时我们发现,墓葬从外到里按照生活场景再现摆放陪葬品。”代玉彪说,最外面放着狗、鸡等动物陶俑,像是生活院子的场景,墓室前放着牲畜也有“看家”的寓意;后面,是一个比小茶几还要小的案台,上面有酒杯、酒壶、碗等陶器,像是一个宴席场景,最后就是墓室。

  “墓主可能是一个地主,或者小官吏,类似于现在的中产阶层。如果身份比较尊贵,除了陪葬品规格高以外,墓葬还会分室分厅,也就是客厅、卧室等功能分区。

  汉代江北一带比较繁华人口众多

  C

  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主城区域内很难发现汉代墓葬。考古人员介绍,最近一次在主城发现墓葬,还是5年前在渝中区。

  “这个地方发现这么集中的墓葬,反映出江北这一带在汉代时期是比较繁华的地区,人口众多。”代玉彪说,汉代时期的巴郡郡治北府城就设置在江北一带。五里店发现这一墓葬,说明这里可能是北府城的郊区。

  大家都知道巴县衙门位于今天的渝中区解放东路,很少有人知道汉代重庆最高行政机关巴郡郡治所在地北府城,在今天的江北区一带。

  重庆晚报记者从江北区档案局获悉,江北城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自古就有先巴民族在此定居。史料记载,东汉时这里曾设置为北府城,此后一段历史时期无城垣记载,直至清代,才有嘉庆四门土城、道光八门石城、咸丰十门石城的记载。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载:“汉世,郡治江州巴水北,有甘橘宫,今北府城是也,后乃还南城。”《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六》中谓:“北府城,后汉巴郡所理,寻复还今理。”可见在秦“仪城江州(今渝中区)”之后,后汉曾一度移治于江北。秦汉时期巴郡郡治在江北一共经历了506年。据《重庆建置沿革》一书记载,公元226年巴郡郡治才从北府城迁至今天的渝中半岛。

  这是江北古城最早的历史记载,虽然它的具体情况已无考,但作为一座古城却真实存在过。北府城建于江北区何地,并没有确切的史料留存。

  重庆最高行政机关曾设在江北

  据了解,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将原巴地置为巴郡(秦实行郡县制,郡类似于如今省级机关),管辖今天重庆全境及四川东部,郡治所在地为江州县(今江北区)。据推断,两汉时期,随着经济发展,曾在今天江北嘴至刘家台一带设置北府城,作为巴郡郡治所在地。所以说,江北当时是重庆乃至四川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2005年11月初,在江北城重庆大剧院的施工中,曾经发现大型古代地下建筑物遗址。经过考古发掘,在1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大量汉代大型建筑构件和许多板瓦、筒瓦、瓦当,说明这里曾经有大型建筑出现过。

  另外,在遗址中还发现部分具有古代城市特征的地下排污设施——“”字型的渗井。专家介绍,渗井的功能就是让污水不直接排入江中,而是通过最上层的镂空石板滤去较大渣滓后渗入下层砂石,再通过砂石的过滤,使污水得到进一步净化后再排至嘉陵江。从这两样证据看来,可初步判断为这是一座古代城池的遗址。(记者 吴娟 贺怀湘 摄影报道)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