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天府新区为成渝西昆菱形经济圈添上"眼睛"

14.04.2015  10:26

  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挂牌成立,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2014年10月,天府新区获批成为全国最新的国家级新区。

  如今,“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实施,为两江新区、天府新区提供了更大的改革机遇和开放空间。

   向内改革 从大部制到行政审批

  理顺行政机制是新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前提。为保证江北、渝北和北碚三个区的利益,由两江新区的政府投融资平台—两江集团与三个行政区联合组建开发公司,实现共同开发建设,利益共享。在此基础上,两江新区以实施“大部制”、精简行政审批、优化市场监管为突破口,自我“瘦身”,规范政府之手。

  天府新区同样要理顺行政体制机制。2013年,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管委会就按照简政放权要求,成立了高效率的政务中心。2015年,四川将推进建立天府新区统一的政务服务中心。

  “现有的新区+行政区是一种过渡形式。”重庆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说,“最后新区的行政机构应该走向一体化。

   向外开放 从基础设施到产业集群

  对外开放,首先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5年来,两江新区投入1400多亿元扩建了国际机场、货运港口,增设渝新欧国际货运铁路,打造水陆空立体物流体系。自成立以来,两江新区累计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7.52亿美元投资。

  不谋而合,天府新区目标定位是到2025年实现“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目前天府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网络的骨架初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等加快集聚发展,实现了“快速起步、重点突破”。

  “基础设施是新区建设的第一个阶段。”李勇评价说,“接下来就是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起步甚至起飞阶段。

   向上争取 更大的改革开放空间

  在2015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建议,希望在重庆两江新区设立自由贸易园区。

  无独有偶,成都也向国务院提出了这样的请求。在2015年两会期间,四川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成都市建议在四川天府新区设立中国(成都)内陆自贸区。这一方面,有利于更好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成都交通、物流、产业、贸易等比较优势。

  一个更大的改革开放空间,是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的共同期盼。李勇认为,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的协同共振,对“成渝西昆菱形(钻石)经济圈”非常重要。“它们犹如菱形经济圈这只蝴蝶的两只眼睛。”李勇说,“没有这两只眼睛的合作,蝴蝶就飞不起来。”成都商报记者 付克友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