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 | @川渝 共建自贸区“样板间” 应该怎么办?
两江观察微信公众号消息,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川渝又有新动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创新,发挥好各类开发区开放平台作用。与之相呼应,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联名提案——支持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
合力打造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是国家推进跨省域自贸试验区合作的重大战略,更是推动重庆四川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
接下来,两地将从哪些领域发力,携手打造自贸区“样板间”?还需要国家从哪些方面予以支持?
▲重庆自贸试验区西永片区。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积厚成势 2017年,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重庆坚持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近年来,重庆自贸试验区不断展开制度创新,先后获批全国第四个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以及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平行汽车进口、铁路运邮、过境144小时免签证、启运港退税等试点政策,内陆物流大通道开拓、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自一简”、铁路提单信用证融资结算、知识价值信用融资新模式、市场综合监管大数据平台等6项创新经验和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
同时,重庆自贸试验区吸引了BAT三大互联网巨头先后落户,德国埃马克机床总装及集成基地、德国博世工业4.0创新中心、韩国SK海力士二期项目、中欧数字生态城、奥特斯IC载板三期、紫光集团存储芯片产业基地、万国数据重庆数据中心等大批标志性项目落地;保税租赁、外资医院等新业态也开始在该区域内萌生,为重庆的改革开放注入了新动能。
数据显示,三年多来, 重庆自贸试验区集聚了全市约1/5的进出口企业,贡献全市约7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吸引了超全市40%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 同在 2017年,四川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 发展到现在,成效同样显著:空铁联运一单制货物运输模式、“银政互通”分布式共享模式、冰鲜水产品两段准入监管模式、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智能辅助申报服务、企业“套餐式”注销服务模式获得全国推广。
数据显示, 四川自贸试验区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积,贡献了近1/20的新增企业、1/10的货物进出口、1/3的外商投资企业。
从以上“成绩单”可以看出,川渝两地自贸试验区均已从“夯基垒台”的阶段,逐步“积厚成势”,到了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的时候。两地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可谓“乘风破浪会有时”。
▲四川自贸试验区吸引投资热度高。图为成都国际铁路港口岸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白桂斌 摄/ 图源四川日报
先行先试
事实上,早在2019年7月,四川省商务厅、重庆市商务委就共同制订了《推进成渝城市群开放平台共建共享2019年重点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的构想。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支持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加大金融、科技等领域开放力度,扩大港口、机场口岸开放。
1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加大力度推进首创性、差异化改革,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
勇于先行先试,敢于创新担当。两省市自贸试验区围绕“制度创新、平台共建、通道共享、产业协作、环境打造”等重点领域积极展开一系列探索。
制度创新
主要围绕“铁路运单物权凭证属性”、多式联运“一单制”等开展,持续深化合作,探索一批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制度创新成果。
平台共建
川渝两地以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德眉资同城化都市圈为依托,拓展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空间,增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国家级经开区、进口商品指定监管场所等开放平台。
通道共享
合作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建立口岸物流合作发展机制,搭建口岸物流综合运营平台,共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共同打造内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和亚欧铁路货物运转中心。
产业协同
携手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共同探索建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等。
环境打造
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等举措,共建内陆地区国际化营商环境示范区,加强自贸试验区法院、商事仲裁、调解中心合作等。
两地自贸区正加强信息互通、交流互动,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例如,重庆两江、西永及果园港片区加强与四川天府、高新、青白江、泸州等自贸区域合作,联手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等重大制度创新,积极推动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园区合作;重庆自贸试验区人民法院与四川自贸试验区人民法院签署《川渝自贸区司法合作共建协议》;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与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等,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体而言, 川渝两省市正以现有自贸试验区为核心,以主城都市区为支撑,以毗邻地区开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点为拓展,探索建设“极核牵引、圈层支撑、毗邻拓展”的协同开放示范区 ,试图通过在制度、政策等方面的一体化实现协同发展,摸索出一个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制度,进一步推动制度型开放,深化差异化探索,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航拍重庆“两江四岸”美景。王正坤 摄/视觉重庆
未来可期
从目前推进情况来看,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的探索,还面临诸如改革赋权授权不足、政策协同性不够、统筹推动力度有限、产业发展雷同等困难和问题。
为此,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今年提交了联名提案,希望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谋划和积极支持。
顶层设计上 ,联名提案吁请,指导制定建设方案,在国家层面颁布施行。并建议由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进一步加强对川渝两地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与川渝两地一起科学研究、系统谋划川渝协同开放的实施范围、路径、机制和政策举措,高标准制定《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总体方案》,适时以国务院名义印发实施。
同时,加大放权授权力度,探索实施一揽子授权。由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各成员单位,赋予协同开放示范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实施综合性、一揽子授权,推动各领域改革事项在协同开放示范区先行先试。支持将医疗机构名称核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游戏企业)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民办高校办学等许可优先下放到协同开放示范区。推动中药制剂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探索简化非处方药(OTC)审评审批。
政策创新上 ,联名提案吁请加强政策创新支持,加快构建制度型开放体系。由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各成员单位,支持协同开放示范区推进金融、科技、医疗和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开放,扩大港口、机场口岸开放,试行有利于促进跨境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外汇管理政策,探索更加便利的贸易监管制度,优先实施部分“边境后”措施,加快构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体系。
加大重点领域开放力度
支持开展中国—新加坡“理财通”“基金通”等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试点;有序放开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内容分发业务;开展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支持复制实施海南博鳌国际医疗先行区系列政策措施。
扩大港口、机场口岸开放
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航权安排;完善以“铁路+”多式联运单证为核心的陆上贸易规则体系。
深入推进贸易便利化
进一步放宽跨境交付准入限制;支持发展离岸贸易;探索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完善信用分类监管体系,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账册管理制度改革。
扎实推动人才开放
支持开展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允许实施对金融、建筑、规划等领域国际执业资格认可;开展外国人工作许可审批权下放试点。
实施有竞争力的税收政策
对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实施9%的企业所得税率;对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实际税赋超过15%部分予以免征;探索试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构建更高标准的营商环境
支持优先开展风险压力测试;构建“市场准入异地同标”的便利化准入机制,建设跨区域市场准入服务系统,推动检验检测结果互认;探索建立“竞争中立”规则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建设,打造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
可以预见,川渝携手打造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将推动两地在更高水平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向前,助推两地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任重道远,未来可期。
原标题:@川渝 共建自贸区“样板间” 应该怎么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