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走好这四条路径很关键!

07.09.2020  14:32

两江观察消息,一个区域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 

日前召开的重庆市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工作座谈会,为渝东南发展明确了“四条路径”:

走生态优先型高质量发展路子、 城乡互动型高质量发展路子、 文旅融合型高质量发展路子、 区域协同型高质量发展路子。

推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找准方位、把握定位,加快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努力建设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就要在这“四条路径”上走深走实,持续发力。

▲酉阳金银山晨雾。  唐勇  摄/视觉重庆

走生态优先型高质量发展路子。 渝东南地处长江上游南岸、武陵山区腹地,境内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乌江的流域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全市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

渝东南被称为“重庆之肺”,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筑牢生态屏障,发展生态经济,做到生态惠民,在提升绿水青山颜值中做大金山银山价值,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要筑牢生态屏障。 渝东南发挥着区域“绿肺”、流域“水塔”的生态功能,同时又属于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留不住水,是全市生态环境最脆弱、地质灾害最密集的区域。为此,要按照生态功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保质保量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重点以武隆仙女山、石柱七濯山、彭水摩围山等为骨架,着力打造武陵生态屏障。重点以乌江及中小支流、酉水河、梅江河等为纽带,着力打造乌江画廊。

要发展生态经济。 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是渝东南的显著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积极发展气候经济、山上经济、水中经济、林下经济、把空气变财气、青山变金山、绿水变富水、林地变宝地,让好山好水好风光变得更加珍贵;要运用循环化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加快推进企业、产业、园区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新型建筑建材、节能环保、智慧农业等产业,既为环境减负又给生态增值,让资源变“现钱”。

要做到生态惠民。 渝东南是为全市提供生态产品的天然宝库。对渝东南来讲,保护生态就是为全市发展做贡献。要把解决污水偷排直排、矿山环境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等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持续推进“三水共治”,坚决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们抬头看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低头看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黔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金塘村民居掩映着绿水青山中。  杨敏  摄/视觉重庆

走城乡互动型高质量发展路子。 渝东南是全市城乡发展不平衡最突出的区域,也是全市城乡融合发展最有潜力的地方。

要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优化城镇布局,打造山地城市,培育绿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形成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山地特色城镇群。

要优化城镇布局。 结合发展现实,规划顺应武陵山、大娄山、七曜山等山脉本底,强化乌江流域生态廊道的串联作用,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构建“一心、一堡、四节点”城镇空间格局。具体来说,一是凸显黔江核心,支持其联结渝鄂湘,打造成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特色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区域重要经济中心、绿色工业和生态农业基地,以及具有民俗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和休闲旅游康养度假目的地,擦亮“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金字招牌。二是打造秀山“桥头堡”,将其建设成为联结渝湘黔的重要门户枢纽、生态产业基地、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具有“边城”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地。三是推动4个区县城特色化发展。其中,武隆发挥连接主城都市区的门户和窗口作用、联通黔北的节点作用,石柱发挥联通渝东北和鄂西的节点作用,酉阳发挥渝鄂湘黔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节点作用,彭水发挥渝鄂黔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节点作用。

要打造山地城市。 渝东南大多数区县城都依山而建、森林环绕,山地特征明显。要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做好山地文章,优化城市功能服务,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塑造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山地城市。要统筹好园区、城区、景区三大形态,把灵秀的自然美景、丰富的人文内涵与产业布局、城市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来对待,让城区成为景区的客厅、景区成为城区的花园。要统筹好山水、田园、乡村三大资源,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

要培育绿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 渝东南不少小镇生态秀美、人文厚重,黔江濯水、彭水郁山、秀山洪安等小镇全国知名、独具魅力。要把绿色发展理念、生态人文要素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山地风光、民族风情、地方风物特色的绿色小镇。同时,要下足绣花功夫,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一批民族风情浓郁的特色村寨,让乡村成为乡愁的记忆和归宿。

▲酉沿高速通车。  罗斌    摄/视觉重庆

走文旅融合型高质量发展路子 。渝东南文化特色鲜明,土家族、苗族人口较多,土家族人口占全国的17%,彭水县是全国苗族人口最多的县、被称为“中国苗乡”。土家啰儿调、南溪号子等传统音乐铿锵有力,摆手舞、高台狮舞等传统舞蹈热情豪迈,秀山花灯、盐运等传统民俗别开生面,吊脚楼、风雨廊桥等传统建筑韵味独特,石柱西沱、酉阳龚滩等传统镇街古色古香……渝东南文旅融合特色优势鲜明,要把长板做强、短板补齐,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促进理念融合、业态融合、品牌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在文旅融合发展上先行一步、更优一些。

要促进理念融合。 从思想深处、从根子上打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基础,推动文化和旅游快融合、深融合、真融合。

要促进业态融合。 实施“文化+”“旅游+”“康养+”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康养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从“观光式”向“体验式”、从“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变。

要促进品牌融合。 挖掘奇山、怪石、碧水、险滩、古镇、廊桥等元素,突出沿江古道、民俗建筑、生活习俗、风味美食等特色,推出水上运动、游艇观光、山地探险、度假旅游等精品项目,让乌江画廊成为渝东南最靓“名牌”。

要促进市场融合。 在宣传营销上下更大功夫,有效扩宽旅游市场。着力开拓临近市场,瞄准主城都市区以及市外客源地,打造品牌旅游节会、策划宣传体验活动,不断拓宽渝东南文旅产业产品的消费腹地。

要促进服务融合。 关键要加快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旅游交通出行服务,推动旅游住宿接待设施改造升级,积极开发智慧旅游,提高旅游便捷度、舒适度。

▲彭水蚩尤九黎城,万名苗族儿女跳踩花山舞。    杨敏  摄/视觉重庆

走区域协同型高质量发展路子。 渝东南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接合部,既要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又要善于向外借力借势,大力推进开放合作,弘扬“利他”文化,携手武陵山周边地区推动协同发展,加强区县间协同发展,促进内外联动、互利共赢。

围绕融入双城经济圈推动协同发展。 立足自身优势,重点与川南各市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合作共建特色产业园区。渝东南和川南都有着丰富的文旅资源,要依托成渝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动两地文旅产业联动发展。

紧扣优化“一区两群”布局推动协同发展。 渝东南作为“一区两群”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找准角色定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比如,在产业发展上,瞄准主城都市区主导产业,引进培育一批绿色环保型零部件配套企业,同时积极为主城都市区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生态产品、文旅产品;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携手发展好旅游业,共同做大旅游市场。

携手武陵山周边地区推动协同发展。 主动加强与武陵山周边其他区域交流合作,发挥黔江、秀山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作用,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旅游,打造一批跨区域市场平台,进一步提升服务武陵山区的能级。特别要加强与湘鄂黔兄弟省沟通协调,共同打造武陵山区跨省市精品旅游线路,将“珍珠”串成“项链”,拓展旅游发展空间。

加强渝东南各区县之间协调发展。 目前,各区县联动发展的意识还需增强,资源整合的力度还需加大。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增强抱团发展意识,创新合作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各区县合作共赢、共同提升。要加强文旅合作,推动规划建设“一张图”、景区景点“一票通”、营销服务“一条龙”。要推进区域品牌共建,共同打造一批富有武陵山区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打好收官战,努力在全市“一圈两群”协调发展中担当更大使命、实现更大作为,渝东南地区任务繁重。要把渝东南巨大的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最重要的就是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信心,把“四条路径”走深走实,以实干实绩不断书写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发展新篇章。

原标题:走好这四条路径很关键!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