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它居然被称为“长江上游第一古镇”?!

27.07.2017  09:55

据巴渝古文化,这座古镇,处于重庆西三环重要节点上,是长江入渝第一古镇,它就是松溉镇。

溉同音既(jì),古镇位于重庆永川最南端的长江北岸,因镇内有松子山、溉水而取名松溉。

被誉为“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文化,不少保存较好的古迹。

清光绪《永川县志·舆地·山川》记载:“松子溉,邑之雄镇也。商旅云集,设有水塘汛,查缉奸盗。又下曰东岳沱,深数十丈,石刻‘澄江如练’四字(郡守陈邦器书)。沱上北岸,有后溪水来注之。东岳沱之前,曰哑巴溉,水最险恶,往来舟子不敢作欸乃声,故此以名。其下流有巨石立江边,形如虾蟆。水涨及虾蟆口,船无敢上下者。过此为大矶硇滩,江流至彼,乃入江津界。

松溉建镇历史悠久,镇史辉煌。

虽然没有明确史料记载建立历史,但是据清朝嘉庆年间《四川通志》记载:南宋陈鹏飞(与苏东坡、张子昭被誉为当世注经“三杰”)被秦桧诬陷遭贬,和妻在此设馆教学,可知当时松溉已有场镇。

而且,历史上的松溉是永川、荣昌、隆昌、泸州、铜梁、大足、内江一带商贾来往重庆贩运和做生意的物资集散枢纽。

现在,古镇不似往日喧嚣,一踏入古镇即可感受到松溉的“三清”:清幽的环境、清洁的石板路、清新的江风。

松溉的“七绝”更让人流连忘返:一是明清建筑,主要是吊脚楼、四合院、穿斗屋;二是祠堂和庙宇,以罗家祠堂、陈家祠堂和清洁寺为代表;三是石板路,蜿蜒曲折近5公里;四是夫子坟,即注经大师陈鹏飞之墓;五是古县衙,又称老官庙;六是陈公堰,系明代水利工程,同时也是优美的自然景观,故称飞龙洞;七是长江温中坝,使重庆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中坝。

罗家祠堂,位于松子山街边,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清“乾隆”年间,四川解元罗文思,时任黔南太守、贵西巡道,倡议扩建祠堂。他写信给时任甘肃泰州清水知县的罗奇英,得到大力支持。罗奇英为罗氏第十四代传人。在罗奇英的主持下,乾隆四十年开始在松溉松子山扩建祠堂,历时三年,于乾隆四十三年扩建完成。取名“世德堂”,距今已400多年了。

松溉现在的新街子、半边街、观音阁、黄桷树、核桃街以及大阳沟、正街、临江街等老街的石板路和民居大部分还原样地保存下来……

现如今,拥有厚重的祠堂文化、码头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的松溉古镇 ,正迎来新的机遇。

原标题:它居然被称为“长江上游第一古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