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联手打造精品文旅IP

11.03.2019  15:31

按照江津区文旅委的计划,他们将搭建融资平台,拓展社会融资渠道,向社会公开优选创意策划,加强统筹、避免同质,通过差异化发展打造历史名镇文旅精品IP,形成“白沙—塘河—石蟆—吴滩—中山”精品古镇旅游线路,让古镇历史资源得到更好的活化保护和利用。

各古镇将如何找准定位、差异发展?3月7日,各镇相关负责人初步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思路。

白沙古镇

酒城、文博城、影视城”三城同建

白沙镇将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近年发展实际,今年起全面实施“酒城、文博城、影视城”三城同建工作,使之成为白沙产城融合、文旅融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新抓手。

在“文博城”建设方面,将深入挖掘白沙教育文化、抗战文化、建筑文化、影视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重点打造聚奎书院、糖厂影视基地和新运纺织厂三大片区博物馆聚落,同时结合19处抗战文化遗址梳理古镇核心游览带,在3个片区分类打造20个展馆,展陈15万件文物,形成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及“一带·三景区·十九旧址·二十展馆”的总体布局,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文博研教、实习、文物保护利用的文物博览城。

在“影视城”建设方面,将充分发挥白沙影视基地积聚优势,培育和发展包括影视培训教育、影视拍摄制作、道具生产租赁等在内的影视全产业链条,预计今年内举办首届中国(白沙)影视工业电影周,打造一个集智慧型、科技型、创新型为一体,依托大数据、具备互联网思维的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

在“酒城”建设方面,将发挥“江小白”品牌引领作用,重点推进“江小白酒业集中产业园”、“江小白高粱产业园”、“江小白村”等项目建设,预计用3年至5年时间,打造一座集文化底蕴、旅游体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魅力酒城。

中山古镇

恢复打造“七十二行”民俗文化

中山古镇自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以来,当地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累计投入3亿多元,对爱情天梯、四面山少林寺景区进行提档升级,加强古镇排污、消防、水电等公共设施建设,完成老街民居风貌及周边环境整治,新增了楹联长廊、商德文化长廊、中山竹径等新设施,既保护了传统,又注重了现代人的生活和古镇的发展,成为游客关注度很高的旅游重镇。

下一步,中山古镇将继续延续“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文化保护和传承,以“文化保护”为基本,以“文化活动”为途径,持续做好“自然与人文、保护与开发、建设与管理、资源与发展、名气与致富”五篇文章。

抓好项目拉动。重点打赢以大圆洞情感文化度假区、福寿岩水库(爱情海)、古镇民宿及博物馆、古庄园保护及利用、楠木坪生态旅游项目、旅游道路景观提升、盘活“同心坊”及中山古镇创4A级景区等八大重点项目,夯实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基础。

打造精美景区。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镇资源,持续挖掘商德、爱情、红色、禅宗、庄园文化,持续加强中山古镇、爱情天梯、四面山少林寺景区管理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加强文物保护。继续加强对清溪龙洞题名等4个区级文物保护点和127处镇级文物保护点的保护,加快推进双峰寺老庙修缮工程,恢复打造剃头铺、老店铺、老酒坊等古镇“七十二行”民俗文化。

狠抓文化特色。突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升级打造烟熏豆腐、石板糍粑、龙洞咂酒等特色文化产品。办好四面山少林寺庙会、第十二届东方爱情节以及第十五届“千米长宴”民俗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点亮中山名片。

塘河古镇

打造“沉浸式”体验庄园与婚庆小镇

塘河古镇近年受到众多国内影视剧组的青睐,《红色记忆》、《雾都》等近100部影视作品在塘河拍摄。下一步,该镇将以“沉浸式”体验庄园与婚庆小镇为重点,持续加强古镇保护利用。

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积极争取各方资金,对塘河古镇进行保护利用,建设内容包括保护修缮古镇老街区、石龙门庄园的古建筑,把古镇打造为影视拍摄基地、摄影基地、美术写生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把石龙门庄园打造为“沉浸体验式”庄园,把古镇、石龙门庄园打造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打造知名婚庆小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塘河古镇为平台,以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塘河婚俗”为主题,在古镇协调区麻园和水井湾片区建设塘河婚俗主题景区,打造国内知名的婚庆小镇。

另外,将拓展古镇建成区“仁巷子街”,开发水上旅游项目,建设硐寨村特色民宿建设项目,实施滚子坪景区整体开发等。

吴滩古镇

打造“一红”“一绿”“一古”“三色”古镇

吴滩古镇当前最紧要的工作就是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实施保护性修缮。一是许多的传统建筑大多破烂不堪或垮塌或即将垮塌,需要及时维修;二是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房屋(如冲口私塾、聂氏染坊等)和优秀历史建筑(如田家祠堂、陈家祠堂、万寿宫、荣禄医社、中兴桥楼、食品站土楼、杨氏洋房等)政府进行回购征收、修缮;三是大体量的古建筑群(如吴滩老街)的市政设施(消防、雨污管网、饮用水、强弱电等下地)需要改造;四是通过财政资金的补贴,引导原住居民回迁,增强老百姓的保护意识,共同建设打造古镇。

与此同时,该镇将树立全镇发展“一盘棋”思想,把古镇保护工作与聂荣臻元帅故里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结合起来,与建设国家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以“一红”、“一绿”、“一古”为主题,打造“三色”吴滩。

石蟆古镇

已初步形成“一岛一庙四园”乡村旅游格局

石蟆镇是江津最大的农业镇,素有“江津粮仓”、“橄榄之乡”之称,粮食产量占江津区十分之一,橄榄种植面积达7万亩。

近年来,该镇交替举办“橄榄文化节”和“清源宫庙会文化节”,均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至今已初步形成“一岛”(长江入渝第一岛中坝岛)、“一庙”(清源宫)、“四园”(橄榄园、荔园、竹园、香蕉园)乡村旅游格局,全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以上。

下一步,将完善古镇保护规划,加强对古镇形态资源的保护利用,加强对古镇文脉资源的传承发展,全力讲好古镇故事,还原古镇风貌,发出古镇声音,延续古镇文化,打造美丽乡村休闲体验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