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如何保护? 听专家这样支招

18.10.2021  10:29

10月11日至17日是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17日,围绕“个人信息保护日”,市委网信办、市总工会、市妇联、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重庆分中心联合开展“一起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专家在线支招答疑活动,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围绕个人信息保护作了分享和交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各类APP,但APP未经用户允许非法获取用户数据、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过度索权、隐私政策缺失或异常等问题时有发生。


那么如何防范呢?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重庆分中心高级工程师、网络安全专家古乾晟建议,在安装使用APP时,按照“最小必要”原则进行授权,减少个人信息暴露。同时认真阅读App隐私政策,了解App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情况,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个人信息泄露。若App内无隐私政策或隐私政策无法访问,建议用户及时停止使用该款App。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减少或杜绝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高风险行为,如勿通过陌生短信提供的链接、未经官方认证的公众号等渠道下载应用程序。”古乾晟谈到,还应妥善处理含有个人信息的各类单据,定期检查手机、电脑的操作系统和防护软件,及时进行升级和更新等等。


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谷丹则分享了重庆首例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相关情况,并在线回答了网友的提问。


谷丹提醒广大网民要谨慎参与集赞换奖品、各种测试、投票获奖、筹款治病、转发免费送、拼团购物、帮忙砍价等营销活动,因为这些活动都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若遭遇个人信息泄露,消费者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同时,可向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及消费者组织、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当个人权利受侵害后,可以通过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两个途径采取行动。”国浩律师(重庆)事务所主任李尚泽向网友支招个人信息泄露后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她介绍,其中私力救济是指依靠自身或私人力量,实现权利,解决纠纷,个人应当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防止信息的进一步泄露,包括追溯信息的泄露源头以及散布途径或平台,联系网络服务提供者进行交涉,说明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处于暴露的状态,要求其对这些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公力救济则是利用公权力对侵权行为予以扼制,可通过法定程序将个人信息受侵害的事实告知公安机关或行政机关。在救济的后续阶段,需要采取合法途径就已造成的损害事实请求侵害行为人承担责任,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使侵害行为人受到相应法律制裁。


除了专家在线答疑支招活动外,在今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主办单位还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日”宣传,推出了有奖知识问答,以及图解等融媒体产品,多举措、多形式宣传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广大职工、妇女儿童的网络安全意识与防护技能。


(责编:杨强  编辑:严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