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人民调解工作呈现三大亮点

21.02.2019  15:53
一是人民调解机制更加健全。积极整合辖区法律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与区法院、信访、劳动仲裁等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诉调对接”“访调对接”“仲调对接”等机制。率先在人民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室,推进“诉调对接”,组织律师定期参与政府信访接待值班,化解信访矛盾。打造“专群结合”人民调解网络,率先建立道路交通纠纷、医患纠纷、物业纠纷、劳动争议、建筑行业纠纷、旅游纠纷以及商事纠纷等11个专业性和行业性调解组织。在基层社区建立“王鹰调解室”,在街道建立“王舒律师工作室”。指导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在全市率先建立“调解与互联网法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民事纠纷远程调解。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辟“人民调解服务窗口”,选聘调解能手轮流值班,为群众提供便捷的纠纷化解服务。加强与法院协调配合,实现了人民调解协议与人民法院司法确认的有效衔接,提高了人民调解工作效率,全区“大调解”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人民调解工作更加规范。不断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协调街道办事处和行业主管部门,落实基层社区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业务场所和经费保障,实现了基层调解组织人员、标识、挂牌、印章和文书的规范统一。加强指导管理,强化工作规范,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各级各类调解组织案件备案登记、调解文书制作、案件移送、司法确认以及补贴发放等人民调解各项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建立调解案卷司法所和司法局两级审查制度,坚持每季度对调解案卷按照20%比例抽查,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随机回访,适时通报检查考核结果,督促基层调解组织及时整改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有力促进了全区人民调解工作不断规范。
  三是人民调解队伍素质不断提升。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基层调解队伍建设,选聘律师、专家学者以及退休法官、检察官、民警、行业部门专业人员,组成100余名“人民调解专家库”,参与辖区重大疑难纠纷调解,提高调解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大调解队伍培训力度,采取以会代训、分层次培训等形式开展调解员队伍知识技能培训,邀请市司法局基层处领导、区法院法官为全区调解员进行培训辅导,全年组织司法助理员、调解员参加司法部、市司法局举办的大讲堂6次,达1800余人次,较好的提升了全区调解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依托电视台、普法微信平台开展优秀调解员事迹宣传展播,表彰了3个“金牌调委会”和12名“金牌调解员”。
  2018年,140余个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全年调解纠纷35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其中,11个专业和行业调解组织调解纠纷18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