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多举措构建工作体系推进社会组织建设

18.05.2015  11:00
      一是出台扶持政策,积极搭建平台。 制定出台《推进“四社一工”工作意见》、《加快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意见》等“1+14”系列文件,推进登记备案制度改革,为社会组织提供政策保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成立专项扶持资金;积极搭建培育发展平台,由区民政局与渝中区慧灵职业康复训练中心、渝中两江大学生科技创业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分别建立“社工之家”和“渝中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初创期的社会组织提供如场地、能力建设、发展指导、成果展示、公益宣传和项目推介等方面的支持。
      二是发挥组织作用,承接服务工作。 成立社会工作室,实现社区全覆盖,承接实施社会救助、社区矫正、社区教育、社区居民自治等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对辖区贫困、残疾、老年人群进行帮扶,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增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内在发展活力;积极引进专业社会工作机构,部分社区和单位实施社区养老、军休服务、社区自治等专业社会工作项目,带动、引领全区社会工作发展。
      三是加强人才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通过加强培训学习、开展与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高校合作、引入专业社工等方式,完善社会工作者队伍,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积极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推行志愿服务记录试点工作和志愿服务认证制度,深入开展社区志愿者技能培训,促进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发展。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