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收门票的中学,堪称最美中学

18.06.2019  16:05

这里是重庆江津聚奎中学(以前的“聚奎书院”)。 座落于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黑石山,建立于1870年(清同治9年),是一所具有149年历史的中学。 聚奎中学最辉煌的时候是抗战时期,曾被称为川东第一校,因为它是西南地区第一所引进西方教学观念,器材的中学。 至于校名的来源,“”主文章,有人才之意;聚奎,意为“得天下英才”。一经讲解,顿悟其意。

聚奎中学是国内唯一收门票的中学,票价30元。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为什么要收门票? 因为这里虽然是学校,同时还是景区。 图为重庆市政府1992年颁布的文保牌。

走进聚奎中学,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古树。 校园内有大树800余株,百年以上的古树240余株,国家保护树190余株。 堪称真正的“森林学校”。 图为同学们在古树下休息,在这里读书,远离尘嚣,内心宁静。 这或许才是教育最好的状态吧。

这是一株号称“香樟王”的古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要四个人才能合抱。 这里还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罗汉松,最珍贵的要数书院庭内的七株红山茶,已有140多年树龄…… 反正这里随时随地抬头即见古树,令人心怡。

图为同学们在操场上上体育课。 聚奎的运动项目是以排球为长,每年都有排球比赛。 曾经的国家女排教练邓若曾就毕业于此,聚奎的校训,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就是他提出的。

课间之余,在操场的池塘边喂喂鱼,是不是更有利于解除学习的紧张? 

或是到树荫下打打乒乓球,也是一种享受。 在这所学校,学生们有充足的空间调剂自己。

学校的公共客厅,也即“聚奎书院”旧址所在地。 这所川渝两地仅存,且保留最完好的清代书院,如今仍是教育人与学子们的传道受业之处。 书院里挂满了学校毕业的名人,以及来此参观领导的相片。 看了介绍,顿有肃然起敬的感觉。 著名核物理学家周光召,重庆大学创始人吴芳吉,《重庆日报》创办人卞小吾等就毕业于此,堪称人才辈出。

可以在这里写写毛笔字,发发思古之幽情。

走廊中的孔子像。

学校的山水亭台,有没有江南山水园林的即视感? 校友吴芳吉(1910年毕业),在周游全国各地后赞扬聚奎校园说“就同等学校言之,见闻所及,更无风景佳丽胜于此者”。又说“山川之胜,甲于全蜀学校。某之诗趣,得此诱启最多”。

聚奎校友萧湘、邓鹤丹、吴芳吉、张采芹、邓少琴、邓燮康都深深留恋黑石聚奎校园,他们死后,按其遗愿安葬于此。 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遗体埋葬于自己的母校,而不是故乡、祖坟等。只能说明,这才是真爱! 图为白屋诗人吴芳吉之墓。

因树林茂密,聚奎中学成了百鸟之园,猫头鹰、杜鹃、黄鹂、画眉、斑鸠、青鹳、翠鸟、绶带鸟(梁祝)、火烧鸡、青鸟…… 当然,最多的还是白鹭,每年三月初从南方飞来,在树上筑起了巢、孵起了小鸟……琅琅书声起,白鹭翩翩飞。 图为观鸟楼。

众多白鹭聚集在树上,堪称聚奎中学的一大胜景。 据校方介绍,近年来从南方飞来的白鹭越来越多,成千上万。这得益于校园和白沙镇持之以恒对植被的保护,让鸟儿有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当然,白鹭多了,也带来很大的烦恼,就是鸟粪太多。 在白鹭聚集的区域,时常是粪如雨下,恍似六月飞雪。 搞得这里的师生们在大晴天也只得打伞而行,或是必须戴帽子,以免着道。 一名学生说,有一次他刚打好一盒饭出来,忘了盖上盖子,结果悲剧了! 天降一团白色鸟粑粑,刚好落进饭盒…… 呵呵!

校园的一角,一处名为“一夫当关”的地方。 右侧的石壁上写有“函谷”二字。 难道是象征函谷关? 这是当年老子由此出关,著述《道德经》的地方。 由此成为中国哲学的高山仰止……

校园里面甚至还有一座“川主庙”,外形完好,可惜里面正在维修,不能进入。

学校的一角,铺满青苔的岩石中,开僻出来一条小路。 走在里面,都是一种享受。 我一直在想,不知道这所学校能不能算得上是中国最美的中学? 又或者是另一个问题,地理环境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人生命运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地杰人灵说可信吗?

原标题:中国这所唯一收门票的中学,149年的历史,算得上最美中学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