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趋于中性 新三板市场应更好发挥助力作用

20.04.2017  14:37

4月19日,由重庆高新区管委会指导,清科集团、亚信基金、黄桷树财经联合主办的2017第二届中国(重庆)新三板高峰论坛在重庆高新区举行,本次论坛以“未来可期 砥砺前行”为主题。重庆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拥有新三板挂牌企业15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等专家解读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情况。

樊纲表示,过去三十多年总体发展趋势是不断向上,但并非所有年份都是高速增长的。比如1992、1993、1994那几年过热,直到1999年左右成功探底后保持回升。2016年是否触底,要等2017年的数据出来后才能确定,现在有一些经济数据看起来是向上的,“V”形反转几率不大,比较一致的看法是“L”形走势。樊纲对今年经济的看法是,“中国经济要经过一波底部调整的过程,现在只是调整的开始。调整周期有多长,现在不便下结论。正常增长率哪怕在7%左右,仍然是世界最高的增长率之一,如果能够长期保持7%是不容易的。

关于调整,樊纲表示经济低迷时期各种产业的优胜劣汰正在发生,生产力向效率更高的企业集中,几年时间下来,汽车、机械工业等已走出产能过剩的阴影,这样可以为下一轮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介绍,今年的政策趋于“中性”,不是继续趋紧。现在非政府的投资占总投资只有7%多一些,正常的时候非政府投资应占到10%以上,现在中小企业发展缺资金,这些资金应更多来自于新三板市场等。“中国的企业喜欢借钱,不喜欢融资,融资就是拿出一部分股权换发展资金。”但是,投资企业股权的基金不要急功近利,要遵循企业的发展规律,一味求快,可能会毁了一个好的投资项目。

企巢新三板学院程晓明院长在他的主题演讲中,深度探讨了新三板的发展经历。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到新三板,而且把新三板和创业板放在一起,都是放在多层次市场上。只要新三板保持现在的扩容数,到2018年自然会迎来爆发期。

清科集团联席总裁、清科母基金主管合伙人符星华在发言中介绍说,截止到2017年3月底,整个新三板企业挂牌从分布上来看,沿海城市最多,基本上分布在广东等地,最多的达1700多家,可以看到有非常多的企业在这条路上前行。2014年、2015年上半年,化工企业最多,但是到2016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越来越多,截至4月18日是11023家。

目前,重庆新三板挂牌企业是135家,随着新三板市场分层的到来,企业迎来新机遇的同时,机构投资者也在跃跃欲试观望新三板市场,企业只有自身加大力度加强建设,才会吸引资本的注意。

重庆高新区肩负着建成“创新驱动引领区、军民融合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内陆开放先导区”的使命,拥有市级以上科研院所8家,累计培育小微企业13万家,其中,创新型小微企业达到3000余家,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市前列。下一步,重庆高新区将继续完善企业的种子期,发展期、成熟期不同程度的科技创新金融体系,努力建设立足重庆西部的科技金融示范区。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实习生 石劲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