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母亲河” 涅般重生

20.01.2022  09:52

稻花香美丽秋色入画

  龙河是长江上游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武陵山区。龙河九曲连环,穿山过峡,一路奔腾,最后经丰都县城投入长江怀抱。龙河在丰都县境内长62.5公里,流经8个乡镇(街道),被称为丰都的“母亲河”。

  龙河(丰都段)流域人口、场镇多,随着工矿企业、车流物流的增多,畜禽养殖量的增大,生态环境受到一定影响。

  近几年来,丰都积极探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如椽巨笔作出为龙河全面体检、诊治疾病、恢复健康、打造“样板”,以此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

   去除病灶 “母亲河”痊愈

  让龙河恢复健康,首要的是去除病灶。于是,一场持续的“污染源防治”攻坚战轰轰烈烈打响。

  丰都集中开展河库乱建、乱占、乱养等问题专项整治。对历史上占用河道的雪玉楼、花园水泥厂,以及河道中违法建设的民房等影响龙河水流通畅的构建筑物,坚决予以拆除。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拆除清理构建筑物共39栋7.5万平方米、残垣断壁1.5万平方米,清理库岸42.5公里。拆除网箱22户1.4万平方米,禁养区和限养区内69家共计1万头生猪当量畜禽养殖场全部关闭,28家涉河工矿企业整体关闭搬迁,整治小水电站27座。同时,将龙河(丰都段)全流域划为禁采区,杜绝非法采砂取石。

   全面呵护 “母亲河”常康

  为了让康复的肌体永远健康,防止旧病复发、新病上身,丰都建立了科学的管护机制,让龙河时时有人管、有人护,时时有人体检、有人治疗。

  一场全面的“体检”,拉开了丰都保护“母亲河”永久健康的序幕。丰都以开展河流健康评价为契机,作出对河流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的科学决策。

  丰都率先实施水质、水量、河岸带、水生生物、公众参与等方面的调查与补充监测,依托实地调查与历史数据,对盆、水、生物、社会服务功能等准层进行赋分评价,系统诊断、全面掌握河流水资源保护、水质变化、岸线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持等情况,查找出影响龙河自然生态格局的关键薄弱环节。重点针对得分较低的龙河流量问题,综合采取科学措施。

  此外,丰都还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实行河流管护常态长效化。推动水质监测站、水位站、视频监控点建设,整合山洪灾害、中小河流水雨情等系统数据,并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手段开展全方位立体巡河和信息采集,实现龙河干流实时监管,充实形成“智慧河长”系统,确保问题及时发现、高效处置,有效提升河湖空间管控能力。

   穿衣打扮 “母亲河”变美

  为了让龙河固本培元,变得健壮、重获生机,丰都大力实施龙河生态恢复工程。

  丰都以探索实践退耕还湿政策为突破口,解决农户承包经营地占用河道问题。

  丰都搭建起跨界联动治理的新平台。以落实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为重点,压实跨界河流联防联治责任。推行全流域共建示范河,流域内石柱县、丰都县形成“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共享、联合巡河、联合执法、应急处置协同、区域生态补偿”的“1+5”共治机制,搭建跨界河流共管共治工作平台。

  丰都还建设了水美景观带,扮靓河岸景致,开展沿河河岸、环湖绿道防护林建设,新栽植乔木2.8万株,撒草籽面积约18.7万平方米,形成30公里绿化带、10.08公里滨河绿道,河岸绿化景观品质明显提升。

  同时,拓展动植物栖息带,提高生物多样性。将龙河国家级湿地公园高品质规划建设为城市郊野公园,推进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完成保家楼至鱼泉子水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野生动物生态保护、鸟类繁育、红嘴鸥保护等珍稀动植物保护工程,改造大河坝、甘坝子、鱼沱坝等地小微湿地,流域内植被、鱼类、鸟类分别达到930种、153种和124种。野生猕猴、鸳鸯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时隔20年在龙河重现。

   生态改观 “母亲河”变富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丰都人夜以继日,克难攻坚,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在龙河沿岸徐徐展开……

  2020年11月22日,喜讯传来,龙河(丰都段)全国示范河湖建设高分通过水利部验收,成为重庆市首条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河湖的河流。

  三建乡曾是市级深度贫困乡镇之一,龙河生态的改观,成为它脱贫攻坚的重要动力。三建乡负责人说,近几年来,龙河生态的修复,也给三建乡居民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机遇。不少在外地打工的人选择了回乡打工或者创业,留守当地的农民很多也依托景点和农家乐做起了服务业。

  三建乡的嬗变,在龙河(丰都段)沿岸许多乡镇都在发生。龙河的涅槃重生,让丰都形成了城乡统筹发展、人水和谐的新格局。

  保护“母亲河”,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丰都正在整体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路上勇毅前行!(张建华 王阳)

编辑: 刘磊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