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委专家为黔江区深度贫困乡镇把脉产业发展

14.09.2017  16:15

王镇长,金溪社区有好多农户?耕地有多少?海拔有好高?农户的增收产业靠哪样?”9月13日,来自重庆市农委的产业扶贫工作技术指导组的刘方贵副巡视员,一走进黔江区金溪镇的村社,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向金溪镇分管农业的王天宝副镇长了解情况,以便全面摸清底细。

金溪镇共有村社8个,其中贫困村就有6个,贫困人口达到2157人,是黔江区脱贫工作最艰巨的乡镇。虽然距离城区不远,但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农业产业十分匮乏、农民增收渠道较窄,为此,金溪镇被确定为全市的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我们金溪被人们称为‘筲箕滩’,意思是地无三尺平,山地、深丘居多,境内85%以上是坡耕地,属于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王天宝形象道出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全镇虽然幅员面积达到84平方公里,可是耕地面积仅为2.95万亩,农业产业小、杂、乱。

为了帮助金溪镇按时高质量实现脱贫目标,重庆市农委派出了以刘方贵副巡视员为领导,市农委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市农科院蔬菜所、市畜科院养猪研究所相关专家参与的金溪镇产业扶贫工作技术指导组。指导组从9月12日至14日,连续3天深入金溪镇8个村社,走访农户、踏勘设施、察看产业,全方面摸清贫困现状、产业基础、水土特点和贫困户生产能力、产业覆盖面等基本情况。

指导组成员、市农科院蔬菜所罗云米教授说,只有准确掌握了金溪镇的土质状况、水肥情况、劳力结构和发展基础、农户意愿等实情,才能协助规划发展适宜的农业产业,才能开出科学、合理的“产业处方”,才能真正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通讯员 李奉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