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高峰期很堵?平均车速排名靠前 车多是重因

24.09.2015  11:02
【摘要】 无论是开车还是坐车,上下班高峰期给市民们最大的感受就一个字——堵。实际上,在全国大中城市中,重庆的主城交通情况算好的。市公安局副局长王廷彦向会议作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说。

在市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次会议上

  无论是开车还是坐车,上下班高峰期给市民们最大的感受就一个字——堵。实际上,在全国大中城市中,重庆的主城交通情况算好的。市公安局副局长王廷彦向会议作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说,目前主城区道路拥堵状况明显改善,高峰时段平均车速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排名靠前。

  道路为啥这么堵?

  每天增1500辆车,每7人有一辆

  城区道路拥堵,有一个重要大原因,就是车辆增加速度惊人。这些年,重庆的机动车增长幅度是怎样一个概念?

  王廷彦是这样表述的:直辖以来,重庆机动车数量达到100万辆经历了8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经历了4年半,从200万辆到400万辆经历了不到4年。“这两年,重庆机动车日均增量超过1500辆。

  而截至到今年7月,重庆机动车总量达到了448.9万辆,差不多每7个人就拥有一辆机动车。而驾驶人,也就是考取了驾照的,达到了627.09万人。重庆主城区,道路交通受山地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制约,现状路网密度低,部分道路通行能力已近饱和。“在路难扩,车增多的情况下,保持交通通畅压力日益加大。

  主城高峰时段平均车速

  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排名靠前

  如何缓堵?王廷彦说,这两年开展了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稳步推进主城区货车通行证管理以及“黄标车”、教练车限行工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辆快速增长与道路资源不足的矛盾。

  “目前主城区道路拥堵状况明显改善,高峰时段平均车速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排名靠前。”王廷彦说。

  2014年内环以外绕城高速以内主要干道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为37.4公里/小时,同比基本稳定;内环以内干道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为21.8公里/小时,继续呈下降趋势。

  如何提高路口通行能力?

  主城灯控路口推广“待行引导”系统

  在主城区,跨江大桥和一些十字路口、转盘往往也是堵车现象比较严重的地方。如何提高灯控路口的汽车通行能力?王廷彦说,下一步主城区将在现有智能交通系统基础上,推广“灯控路口待行引导技术”、“可变导向车道”等新技术的运用。

  “灯控路口待行引导技术”,相信驾驶员朋友们并不陌生。目前在临江门、新牌坊转盘等处,已经开始试运行。以新牌坊转盘为例,该转盘5个路口都新增了待行区,红灯变绿灯前20秒电子引导牌显示“请进入待行区”,这时,你就应开车进入待行区,否则就算违章。“大大提高了通行能力和车辆通行速度。

  而“可变导向车道”这一新技术,在江北的大庆村等地在试点。大庆村路口的这块交通指示牌有点“”,左侧第二条导向车道,有时会是直行,有时会变成左转。“可变导向车道”的好处,就是可以节约左转放行时间10秒左右,达到充分利用道路资源,提高路口通行能力,有效缓解路口交通堵塞。

  重庆晨报记者 任明勇 报道

  相关新闻>

  重庆人每周锻炼三次

  你拖后腿了没有?

  昨日,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向会议提交的《关于我市发展体育事业增强全民体质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3.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按照《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确定的主要量化指标,重庆除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尚未达标外,其他均已达标。按照计划,重庆人每周都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

  今年,我市计划组织大型公共体育设施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全年开放时间不少于330天,并向社会公布了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