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点在农村,关键在教师
本报记者 柴葳
“报告内容全面、数据翔实、实事求是,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工作进展、成效和启示,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对形势和问题的把握冷静清醒、方向明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杜玉波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工作情况的报告时,对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有感触。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黑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泥孩子”,到如今“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杜玉波委员在调研中看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欣欣向荣,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成效显著,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已经迈出坚实步伐。
他觉得在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控辍保学任务的攻坚克难功不可没。
“201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是91.8%,现在提高到了93.8%,别看只差了2个百分点,但跟每年超过1700万的学生基数一乘,就是30多万。一年30多万,9年就将近300万。”杜玉波委员在调研中发现,一些省份的巩固率甚至超过了99%,“取得这种进步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进展和成绩面前,如何看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差距?
“一体化发展的着力点在农村。”杜玉波委员坦言,目前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1.1万所,占全国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一半以上,在农村就读义务教育的学生、农村专任教师均占全国义务教育学生、专任教师总数的1/4左右,如果这些学校、学生和教师的问题解决不好,我国义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就会大打折扣。他建议,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农村,坚持向农村和基层倾斜,体现优先支持导向,资源下沉、强基固本,着力破解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的难题。
陈凤翔委员每年都要回几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家乡做农村教育调研,变化看在眼里,思考也装在脑中。
“可以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陈凤翔委员认为,应该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快速城镇化给乡村义务教育带来的影响切入,抓住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比如,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中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针对农村教师队伍长期存在的质量不高、结构性缺编、难招难留等问题,要实现城乡教师的均衡发展,就需要创新农村教师激励机制,可考虑对中西部贫困薄弱地区的农村教师设立中央政府专项奖励津贴,提高农村教师基本生活补助标准,对长期扎根农村、对农村教育有贡献的教师给予重奖。
“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农村学校过去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硬件问题,现在已经根本缓解。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制约一体化发展的瓶颈还是在教师。在教师待遇方面,现在还有17个省份的小学和10个省份的中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公务员,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没有落实到位。”杜玉波委员在调研中发现,乡村教师生活工作压力大、待遇优势不明显、职业吸引力不强仍制约着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的大楼是办学的条件,大师是办学的核心,大爱是办学的灵魂。只有‘大楼、大师、大爱’三者同步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才能顺利实现。”杜玉波委员建议,从国家政策、国家制度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将教育经费更多投向教师,用于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实打实地解决教师在工作生活、住房交通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实际困难,通过制度有效保护教师的职业尊严。
李学勇委员坦言,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农村仍是重点和难点。面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仍不平衡、不充分的客观实际,李学勇委员对报告在下一步重点工作考虑中提出的“补齐短板,实施乡村教育底部攻坚”十分认同。
“前不久,教育部、财政部制定出台了‘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到2020年共招募1万名优秀退休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讲学,对缓解农村优秀教师资源不足将起到重要作用。”李学勇委员认为,这同时是一种启示,在解决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不均衡方面可以创新方法、多做探索、多措并举,让好的教育资源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
杜玉波委员在调研中发现,政府领导越重视教育的地区,义务教育往往发展得越好,也能摸索出更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首要问题是落实政府主体责任。”他表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责任与担当。只有政府做到“心中有教育、心里有教师”,“真重视、真投入、真关心”,才能实实在在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推动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均衡发展与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要想方设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范围,确保在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的前提下,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真正实现一体化发展。”杜玉波委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