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生西藏义诊遇先心病女孩 免费手术让她重拾正常心跳

14.08.2017  18:56

△医务人员和洛桑卓嘎及家属合影。

8月14日下午,江北区海尔路上的一家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里,1岁零4个月的洛桑卓嘎坐在爷爷怀里,安静地玩着玩具。15日,她就要和爷爷、叔叔一起回到位于西藏林芝的家里,结束在重庆近一个月的治病之旅,也告别了从出生就开始的心脏病。

重庆医生林芝义诊 遇到一岁的先心病女孩

△刘林琼医生(左)到医院看望准备出院的洛桑卓嘎。

宝宝,还认识我吗?”14日下午,巴南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林琼乘车赶到了洛桑卓嘎的病房,一进门就几步走到卓嘎身前,抬手一下下摸着小姑娘的头。知道她第二天就要回家,刘林琼专程赶来和她道别,虽然小女孩听不懂刘林琼说话,却抬头一直望着刘林琼,她的爷爷也对着刘林琼一直点头。

刘林琼仍清晰记得一个多月前第一次见到卓嘎的情景。7月9日,是刘林琼跟着“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的重庆医疗专家服务队在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义诊的第二天。当天,刘林琼和同事们在工布江达县金达镇设点义诊,一位50多岁的男子抱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找到义诊队伍,请他们给孙女看一看。

小姑娘特别可爱,脸蛋红扑扑的,睫毛特别长。”女孩儿的可爱立马俘获了刘林琼的心。孩子的爷爷通过翻译告诉刘林琼,孩子叫洛桑卓嘎,出生起就被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些年治病已经花光积蓄,但孩子的病仍不见起色。

因为当地没有心电图等检查设备,刘林琼只能先给孩子听诊,“心脏杂音很明显,情况不好。”听到医生的话,孩子的爷爷有些绝望。小女孩安静地坐在爷爷怀里,周围人声嘈杂,但她一点也不害怕,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刘林琼,“很让人心疼,我特别想帮她。”刘林琼把情况和队内的其他医生沟通后,开始联系重庆的各家医院,很快联系到重庆的一家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心脏是正常近两倍大 重庆专家免费手术

△乖巧可爱的洛桑卓嘎。

7月19日,在叔叔和爷爷的陪伴下,洛桑卓嘎乘飞机到达重庆,入住了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医生给她做了检查,发现情况有些糟糕。

心脏问题严重,而且她当时感冒了,有肺部感染,也不能立即手术。”医院心外科主任方骏介绍,洛桑卓嘎的心脏室间隔缺损达到1.2厘米,而且心脏巨大,左心室大小达到了41.5mm,“一个正常的1岁婴幼儿的左心室大小在22-25mm左右。”同时,洛桑卓嘎的肺动脉高压进展迅速,这也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

经过彻底检查后,医院的医生们首先帮助洛桑卓嘎控制了肺部感染,消除了炎症。

8月2日上午9点35分,洛桑卓嘎接受了免费的心脏手术,手术进行了近3个小时,成功修补了洛桑卓嘎心脏的室缺。

手术以后,经过多日的观察和体检,8月14日,洛桑卓嘎的心脏恢复了正常的功能,心脏的大小也在逐渐缩小,“以后可以完全正常生活,只是胸骨的愈合还需要几个月。”专家介绍,如果再耽搁一两年时间不进行手术,以洛桑卓嘎的情况,可能就失去了手术的最后机会,等到心脏情况更加严重,则有可能丧失生活自理的能力,生存期限也会变得很有限。

护士悉心照顾 他们献上哈达表示感谢

△洛桑卓嘎的爷爷给医务人员进献哈达致谢。

洛桑卓嘎的爷爷并不会说汉语,从到重庆的第一天,就是她的叔叔才巴多吉充当翻译。刚开始,医生护士的每一句话都要经过才巴多吉告诉爷爷,爷爷才能配合医护人员帮助洛桑卓嘎做检查。但后来,只要大家比划两下,洛桑卓嘎的爷爷就能看懂,“他们很细心,我们很信任他们。”才巴多吉很认真地说。

想着第二天就要走了,14日下午,洛桑卓嘎的爷爷拿出从家乡带过来的一条条洁白的哈达,亲手为每一位帮助过洛桑卓嘎的医护人员献上,他弯着腰伸长双臂,把哈达挂在每一个人的脖子上,再退后一步,鞠上一躬。整个过程,大家都没有说话,洛桑卓嘎的爷爷只是虔诚地看着这些医护人员,表达着自己的谢意。

护士长周林有些舍不得这个相处了近一个月的小姑娘,“她特别懂事儿,我给她洗头洗澡,从来都不哭,还对着你笑。”周林记得,因为孩子只吃奶,刚来医院时护士们只能专门出去买奶粉,怕她营养不够,又从家里带来了土鸡蛋。怕小姑娘寂寞,手术前,周林每天都要抱着她到医院的楼下散步,“现在终于要健康回家啦,希望她这辈子都健康快乐。”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实习生 张凌漪 摄影 高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