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二代”真的很好?蔡国强女儿不这么想

02.08.2015  09:57

导读:当她还在摇篮里时,就跟着爸妈在世界上最顶级的美术馆里布展;当她坐在大学课堂里时,翻开艺术史课本上面写着爸爸的名字……她,名叫蔡文悠。在过去20多年中,这个名字总伴随着著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出现,因为她是蔡国强的女儿。

作者简介:

蔡文悠,1989年生于东京,成长于纽约。自小随父母游遍世界各大美术馆及博物馆,却从未想过做艺术家。为打发时间,她也帮着父亲布展,后来发挥特长,拍摄父亲的各种布展工作。

蔡文悠新书封面。

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 报道

当她还在摇篮里时,就跟着爸妈在世界上最顶级的美术馆里布展;当她坐在大学课堂里时,翻开艺术史课本上面写着爸爸的名字……她,名叫蔡文悠。在过去20多年中,这个名字总伴随着著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出现,因为她是蔡国强的女儿。

著名“艺二代”,这个标签由始至终就让蔡文悠感到“讽刺”、“糟糕”。也正因如此,这个2001年上海APEC会议焰火表演的总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师的女儿专门写了一本《可不可以不艺术》来讲述自己很不喜欢的成长经历。该书正式面市的同时,蔡文悠也首次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她的爸爸是蔡国强

蔡文悠不再躲在父亲蔡国强(右)身后。

说蔡国强是当下最擅长玩火药的当代艺术家,应该绝不为过。除了本文前述的头衔外,早在8年前,他的《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就卖出了7424万港元的天价。而本次推出自己成长故事集《可不可以不艺术》的蔡文悠,就是蔡国强的长女。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蔡文悠是怎么长大的。在该书的发布会上,蔡国强这样描述带大女儿的过程:“她一直在美术馆长大。我们把她放在摇篮里,我们在做展览,或者看别的展厅。人家进去了,总是以为她是作品,看了半天说怎么这个作品还会动。

稍大一点,蔡文悠的生活就更让人羡慕。“我们包了一架飞机,住在菲德尔·卡斯特罗(古巴前领导人)的度假别墅。”而因为爸爸和日本偶像级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的合作,她也自然成了这个无数年轻人的偶像家里的座上宾。

但,让人意外的是,所有这些不仅没让蔡文悠感到开心,反倒让她感到沉重的负担。这也成了她写出《可不可以不艺术》的最大动因:“迄今为止,我所做过的一切都难以摆脱爸爸的影响。我甚至去读艺术学院,只为能和他有话谈……这就是我作为‘艺二代’的生活。”蔡文悠说,“我要的不是这些,我只想享受青春,脸上不长痘,体重减下10磅,有个男友,做些同龄人在青春期做的好玩的事情。

就是想走出爸爸的影子

这本书是我在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写的,花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写完的。”在采访中,蔡文悠直言不讳,这本《可不可以不艺术》其实就是反思并极力想走出爸爸的影子。

一如父亲蔡国强所言,蔡文悠的成长期几乎都在各种美术馆里度过,她也受此影响选择了学习艺术,但这在蔡文悠看来却是一种“讽刺”。“每当别人得知我爸爸就是蔡国强时,我都有种‘出柜’一样的感觉,承认着一些人所尽知的事……我不喜欢四处声张自己的爸爸是谁,因为‘拼爹’很没劲,我也不想让艺术学院的同学通过我爸爸做的事来对我和我的艺术创作得出一个判断。

蔡文悠坦言,因为爸爸是蔡国强的原因,自己从小就看过很多作品,,也学到很多。“但我自己做作品一般都比别人差。”蔡文悠一直困惑的是,别人做出来的都很有意思,讨论主题都可以讨论很久,“但一说我的作品就是好像有点脏,位置不是很好。我在艺术学院的四年,都是一直这样痛苦的学习。

我写这本书就是想描写一下小时候的艺术成长过程,怎么成为了现在这样一个人,未来应该怎样走。”蔡文悠说,其实书名也是一个提问,自己想表达的就是“可不可以不像我爸爸这种的艺术”。

蔡文悠即将前往伦敦就读和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我觉得现在的很多创意产业也是艺术,有一个创意,可以推动很多大众去参与。对我来说,这也是我未来要继续探索的。

对话

Q:你觉得“艺二代”究竟是怎样的状况,有蔡国强这样的爸爸是幸福,还是人生压力?

蔡文悠:我觉得我爸爸比我描述的还要好。每个家庭都有各种各样的压力,我自己遇到的也是一种特殊的压力。对我来说,我希望有一种条件,可以做跟爸爸不一样的方向。但是,还是一直觉得艺术是比较有意思的,也不能离开艺术。

我从小就觉得在美术馆做展览是没意思的,所以我一直不想走当代艺术的道路。我一直都比较喜欢跟人多交流,做些更有讨论性的事情,我觉得那样比较好玩。这就是我跟爸爸比较不一样的地方。

Q:同学听到你父亲名字时有没有感觉很震惊?

蔡文悠:我一般都没有跟人讲(爸爸是谁),但我会跟他们说跟父亲旅行去哪里,遇到什么人,我们在机场的时候会出现什么问题,经常有这种故事,他们就会一直想知道我的父亲到底是谁。同学知道时,我也很开心,不会躲。我的很多同学因为喜欢艺术,高中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我爸爸了,知道蔡国强是谁。

到了大学,他们也会读艺术史,我们的艺术课本里面就有写到蔡国强。他们也会很开心。我觉得他们也会多了解我,不一定对我的看法有所改变,而是会多了解我的性格为什么是这样子。

Q:近些年你在给爸爸做助手,也拍一些他做爆破艺术作品的照片,这其中有没有什么经验分享?

蔡文悠:爆破其实是很难拍的,因为有时可能不到1秒就过了,声音很大,烟很多。我从生出来就参加很多这样的爆破活动,听到那个声音都不会躲。我发现我连三角架都不需要,就可以连拍得很稳。这也是锻炼出来的,也不怕(爆破的)声音。如果书卖得不好,我还可以做战地摄影师的工作(笑)。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