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风云史韵如虹 看龙乡气象如画

13.01.2016  18:01

      铜梁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部。铜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为巴国之域,至今已1300多年历史,因县城东铜梁山而得名。铜梁山右梁横亘,形如五屏,每当阳光照射,石梁呈古铜色,故名铜梁。铜梁地处涪、琼二江交汇处,历史上常有洪水泛滥成灾,民间传说鲁班曾在此修庙祭祀神龙,天降神龙治服了涪江水患,故当地百姓奉龙为神,铜梁也就自然成为了龙的故乡。
      在古代,人们以龙为神,以此来希望龙能庇佑铜梁,现如今,科学发达了,百姓依旧奉龙为神,但是庇佑这方水土安澜的已是铜梁区气象局。57载风雨兼程,铸就一曲铜梁气象赋,“虽体制几变,称谓数异,然与国分忧、为民驱灾、作施政参谋、任民生铁肩之旨如一。”   
                                                                一个人的台站
      盛年不重来就如一日难再晨,当初建站的那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小伙子,转眼间已是饱经风霜、满脸皱纹的耄耋老人。说起那段建站往事,现已81岁高龄的罗德海老人眼神深邃、情绪激动,如同穿越回了他的24岁。
      那是1958年底,24岁的罗德海从部队复员后已在綦江县气候站工作了一年。当时,因气象事业发展,需要在铜梁县建一个气候站,组织经慎重考虑决定让他去。罗德海了解到,铜梁春旱夏热、日照少、风速小、多云雾,干旱、洪涝、高温、暴雨、冰雹、雷电等气象灾害频繁,气象气候无系统记载,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安康。那时的罗德海是一个充满激情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心想铜梁的气象气候数据不能一直空白,只有积累大量的观测数据,才能减轻气象灾害的侵袭。说干就干,罗德海背上了简单的行囊,就奔赴铜梁去完成他的建站重任了。
      到了铜梁后,罗德海傻眼了:没有办公场地、没有安身之处、没有共事人员,怎么办?然而有着军人气质的罗德海天生就有一股子不畏艰难的闯劲,经过多方奔走,终于从县农业局所属的大观山农场病虫站借来了三间破旧的房屋,一间办公,一间堆放建站设备及杂物,另外一间就是住处了,就这样,罗德海开启了他一个人的建站之路。经过两个月的持续奋战,铜梁县气候站在1959年2月正式开始运行。
      “刚建站时,只有风向标、百叶箱、雨量筒、日照计、气压表等一些简单的设施设备,风向标的柱子还是我自己去砍的一根树杆。”罗德海说道。尽管观测设备非常简陋,但罗德海坚持每天1:00、7:00、13:00、19:00四个时间段观测记录温度、风向、风速、能见度、降水、日照、气压等气象气候数据。由于没有其他工作人员,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只有罗德海一个人,生物钟全被打乱了,尤其是夜里起来观测记录完后就再也不能入睡。整宿整宿的失眠,让这个年轻精壮的小伙子一下子瘦了十多斤。
      虽然没过多久,罗德海就迎来了新同事,工作强度所减轻,但简陋的设备及工作条件,使得观测工作依然艰难。罗德海和他的同事们心里都明白,再难也要坚持下去,相信铜梁气象事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艰难险阻挡不住气象人的脚步
      1960年,铜梁县气候站正式更名为铜梁县气候服务站,同时迎来了第一位女同志肖承秀,给站里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81岁的肖承秀是3个孩子的母亲,孩子们基本上是跟着她在值班室长大的,回忆起那段经历,肖成秀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那时家里没人帮忙带孩子,我就带着孩子一起值夜班,尽管日子苦了点,但我从没耽误过一次观测记录。”肖承秀告诉笔者。有一次下大雨,肖成秀前去观测场观测雨量,当她拿着雨量筒返回办公室测量的路上,一不小心摔倒在地,肖承秀的身体着地了,但雨量筒却稳稳的举在她的手中。在肖成秀心里,每一次观测记录都必须准确无误,雨量筒的水,就跟她的孩子一般珍贵,一滴都洒不得。
      肖承秀告诉笔者,在她的气象工作生涯中最难忘的是一把藤椅。怎么会是一把藤椅呢?肖承秀娓娓道来,当时科技还不发达,气象设施设备简单落后,所有观测项目全是人工手动操作,每当打雷下雨、天降冰雹时,其他人都躲在屋子里,但她必须出门进行观测记录,这是她作为气象观测员义不容辞的职责。那是1970年6月的一天凌晨两点,冰雹来了,肖承秀要出门测量冰雹直径,但雨伞和斗笠根本挡不住冰雹的侵袭。突然,她灵机一动,想起了办公室的藤椅,双手托起藤椅倒过来顶在头上,就跑出门去观测了。后来,这把藤椅就成了下冰雹时气象观测人员的专用 “”。如今,藤椅早已不在,但气象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却一直传承下来了。
      在那个年代,气象工作的艰难除了观测设施设备简陋之外,工作环境也是异常的艰苦。“最难熬的是冬天,每天凌晨1点要到观测场观测记录数据,从值班室到观测场往返一趟需要十几分钟,因天气实在太冷,又没有取暖设备,整个人都变成‘冰条’了,站里所有人的手脚都生了冻疮。”谈起那段艰辛岁月,罗德海老人眼里盈满了泪花。
      如今,铜梁气象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他们不怕困难,兢兢业业坚守岗位的奉献精神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跟着时代一直向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谈到铜梁气象事业跟随时代步伐一直向前这一话题,在气象局工作了42年的陈祖良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20世纪60年代,当时只能利用天气图、天象、农谚、动物活动等方法以及预报经验发布天气预报,准确率相当低下,一旦发生气象灾害,特别是农作物就会遭受严重损失。为方便观察,气候站那时还专门喂养有乌龟、黄鳝、鱼鳅、蚂蝗等动物。
      20世纪70年代,铜梁县气候服务站更名为气象站,同时迎来了第一次改造升级。1974年,四川省气象局主要领导到铜梁检查工作,看到气象站的条件实在艰苦,就让省局拨发了一些木材、水泥等原材料重新建站,经过几个月的持续努力,一栋一楼一底的气象业务楼落成了,尽管看起来仍是那么简朴,但这毕竟是自己的台站,铜梁气象人终于结束了寄人篱下的日子。这一时期,气象站的硬件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已经可以采用统计学与天气图相结合的方法发布天气预报,使得预报准确率提升了不少。
      到了20世纪80年代,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回波、数值预报产品传真图已在天气预报业务中应用,预报技术开始向数值预报方法过度。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计算机在天气预报中的广泛应用,基本实现了由人工为主的定性分析预报迈向人机交互的自动化、客观化、定量化的重大转变。从这时起,对于罗德海、肖成秀、陈祖良等铜梁气象人来说,无论是手上脚上还是心里的冻疮都逐渐消散了。
      20世纪90年代初,铜梁县气象站更名为铜梁县气象局,并在90年代末迎来了第二次台站改造。经过此次改造升级,筑牢了现代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发展的根基。进入21世纪,随着综合气象观测网的加密建设和综合应用,天气预报能力得到了显著加强,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铜梁气象事业跟随时代步伐一直向前,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紧跟气象现代化迈向新征程
      近年来,在重庆市气象局党组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铜梁区气象局按照“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的发展思路,不断深化基层气象事业改革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4年,铜梁气象人双喜临门,随铜梁撤县设区更名为铜梁区气象局,新综合台站建成投入使用,如今一幢古朴典雅、充满文化气息的气象综合业务大楼展现在我们面前,成为行业和地方形象展示的窗口。
      当初简陋的观测设备如今已发展升级成为拥有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气象影视中心、56个自动气象观测站、1个GPS/MET观测站、2个大气负氧离子监测站、1套大气生态和空气质量监测系统、1个酸雨观测站的综合立体观测系统,天气预报不断向精细化、定量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气象服务领域也由最初单纯的为农气象服务转向为日常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交通、旅游、工业等各个领域服务。
      虽然气象服务领域越来越广、责任越来越大,但铜梁气象人的工作热情和服务能力丝毫没有倦怠。近年来,在实施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中,铜梁区气象局紧跟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四大科学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已基本建成了满足需求、结构合理、布局得当、体制机制完善的新型气象现代化体系和功能齐备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围绕区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目标,创新打造集气象科普、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休的铜梁区气象公园;围绕城市新区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开展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率先建立起了煤矿和城镇供水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模式,得到各级政府领导和广大用户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市煤矿企业普遍推广;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扎实推进“两个标准化”建设,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已在土桥、黄桷门等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基地试点运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围绕文化强区战略目标,创新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铜梁气象文化品牌,区委区政府要求在全区推广其经验和做法。
      “闻风雨而夜不寐,悉旱涝而心长忧。灯烛与星月齐辉,心脉同气旋共振……经年累月,政府依为肱股,百姓视作柱梁……”铜梁区气象局局长刘飞表示,不管气象台站如何改造、搬迁或更名,铜梁气象人信奉的“观云测天求是求新,耕耘播雨为民为政”的发展理念不变,为地方党委政府分忧、为群众服务的责任和使命不变。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气象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铜梁气象事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