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彭家楼子 历经170多年风雨巍然矗立

03.10.2016  21:42

  云阳县凤鸣镇黎明村,彭氏宗祠门口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特约摄影 马多

  闲暇时,68岁的彭文彬总喜欢到彭家楼子转转。

  云阳凤鸣镇黎明村的青山绿水间,砖墙灰白,城墙高耸,建筑面积宏大的彭家楼子巍然矗立。

  9月21日午后,穿过刻有“彭氏宗祠”四个大字的正门,彭文彬又在箭楼顶层默然静立。上下9层,通高37米的箭楼,是整个彭家楼子建筑群的核心。

  历时24年建成的复式四合院

  彭文彬对彭家楼子的历史如数家珍:彭氏先祖于清乾隆时期从湖北武昌府大冶县逃难至云阳,后经商致富,于清道光二十年开始修建彭家楼子,至清同治三年(1864年),历时24年,这座坐西向东的复式四合院方才建成。历经170多年的风雨,如今,彭家楼子遗存的建筑仍占地3500平方米,由前门厅、正门厅、享殿、戏楼、天井、城墙、围墙、厢房、箭楼及四角炮楼组成,院中心是一座石木结构九级楼阁式三重檐四角盔顶塔楼,楼通高37米,下部六层为条石砌成,墙厚1.3米。

  “彭家楼子是祠堂与坞堡结合的群体建筑,集祭祀、防护、住宿功能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俊逸雄奇,纹饰精美。祠内现存近代国内著名书画家彭聚星书画石刻13通。是研究晚清川东民居建筑风格和造型艺术的重要文物史料。”云阳县文管所副所长胡翔云介绍,作为渝东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晚清地主庄园,彭氏宗祠是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被评为云阳县的重点人文景观,并在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遭3次雷击

  尽管“保存最为完整”,但170多年的风雨洗礼,依然给彭家楼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除了彭家楼子的外围建筑已经踪迹全无外,彭家楼子的主体建筑也遭到过严重的破坏。由于年久失修,宗祠的箭楼、戏楼、左右厢房等部分建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特别是建筑中的木制结构,由于年代久远,腐朽得非常严重。”胡翔云介绍,为进一步保护文物成果,云阳县于2014年6月开始,投资400多万元对彭家楼子展开了抢救性修缮,目前内部修缮已完工。

  “在修缮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物。”胡云翔告诉记者,在对箭楼的修缮过程中,在箭楼顶层的横梁上还发现了“光绪五年”的字样。

  为什么在完工于同治三年的彭家楼子里,会发现“光绪五年”的字样呢?

  “我们多方调查后发现,彭家楼子的箭楼原先一共有12层,前后曾遭遇过3次雷击。每次雷击都给箭楼造成严重的破坏,在光绪五年的那次雷击后,重新整修的箭楼就只剩下了9层。”胡云翔介绍。

  从今年5月份开始,云阳县委托专业的消防公司在这里配置了各式消防设施,胡云翔说。

  明年有望对外开放

  对于彭家楼子的旅游开发,早在2004年就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胡云翔介绍,彭家楼子及周边的田园风光,构成了一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耕庄园,与云阳的张飞庙、龙脊岭文化公园、磐石城、龙缸等景点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云阳境内一条靓丽的旅游风景线。因此,云阳县政府将这里的旅游开发纳入了全县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并于当年10月通过了规划评审。

  “说了10几年了,但除了修缮外,旅游开发没看到一点动静。”箭楼顶层,彭文彬手扶木制栏杆,有些遗憾。

  为什么2004年的旅游规划,到现在都没有实施?

  “一是之前彭家楼子年久失修,不适合对外开放;另外,开发的资金也是个大问题。”云阳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完成整体修复及消防设施配置后,云阳县将着手启动彭家楼子的旅游开发。

  目前,重庆大学的规划专家已实地勘察了这里的地理环境、建筑结构、历史文化,就进一步旅游开发作了前期规划:拟将以文物古迹为载体,着力开发文物古迹游,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场所,有望明年对外开放。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