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医专“五结合”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0.03.2019  23:01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工作的重心和首要任务,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突出五个结合,切实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和学生骨干培养结合起来,以组织塑造大学生。一是 重视吸收优秀大学生入党。经过宣传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党组织的感情,全年收到入党申请书2700余份,确定554人为入党积极分子。经过标准高、要求严的考察培养,确定发展对象120人,发展新党员101 人。 二是 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青马研习小组为组织形式,以由学校党委委员组成的“青马导师团”和思政专业教师组成的指导教师团为支撑,以知行合一为目标,形成从班级到校级的“青马”培养体系,1026名学生进入系级和校级培训,立项11个项目进行调研,开展交流研讨活动55次,专题活动20次。 三是 切实加强校级团学组织学生干部管理培养。按照“公开透明、择优选聘、重在培养”的原则,完成学校各级学生会组织的换届选聘工作,并抓好日常培养、培训,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干部在思维水平、组织能力、工作技巧等各方面的全面提升。  

第二,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以成长凝聚大学生。一是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专业教学模块,将思想政治素质放在专业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根据专业需求将专业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目标进一步明晰化,明确提出职业道德、医学伦理、专业理想的培养目标。 二是 改革课程教学方案,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落实到每门课程,使专业课堂成为思政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有效扭转专业教学重专业轻思想的问题,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 三是 将专业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坚持在学生中开展以“铸造品格、陶冶情操、培养医德、规范医表”和“树优良学风、创优美环境、育优秀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活动,结合方剂达标竞赛、护理技能大赛、中药浸液标本制作大赛、医学临床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职业基本技能、思想道德水平、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等得到全面加强和提高。  

第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以文化感染大学生。 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矩阵,借助立体的网络教育集群,线上线下深入开展特色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一是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重大纪念日、重大会议等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先后开展“缅怀先烈、继承遗志”“青春瞩目十九大”“我的中国梦”“感恩祖国”“学‘习’活动”“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改革开放四十年”等主旋律活动10多次。 二是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结合不同专业开展5·12护士节、3·17国医节、中药科技文化节、国际医生节等。 三是 开展多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体育竞赛活动,丰厚校园文化底蕴,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四是 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展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创业设计大赛,成立创业协会、就业协会等。 五是 强化挫折教育、灾难教育、反面警示教育,健全青年学生人格。  

第四,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以实践磨砺大学生。 学校将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2018年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各种社会实践652次,1.6万余人次大学生直接服务6万余人次群众。发动1721人无偿献血,273人登记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为艰苦偏远地区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募集1.3万余件各类物资。200多名大学生结合“精准扶贫”深入到万州周边乡镇的贫困村或社区,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直接惠及800多人次群众。组织“中药科技服务万元增收”服务团,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赴万州、开县、城口等区县的乡镇指导药农种植,组织相关专业大学生在寒暑期期间赴田间地头直接帮助解决中药育种、退耕土地培肥、中药常见病虫害等问题。  

第五,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结合起来,以发展支持大学生。 学校始终致力于为城乡基层培养医药卫生人才,从学生入校就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堂内外的专业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在学生中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民生的思想,帮助学生了解未来发展方向、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纠正学生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不全面认识,树立在基层成就职业理想的信念,有力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同时,充分利用国家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三峡库区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