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亚欧互联互通机制 逐步形成体制化机制化安排

23.05.2015  18:59

文/陈文玲

亚欧各国在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有着追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众幸福的共同目标。自2012年第九届亚欧首脑会议,亚欧领导人共同强调加强区域互联互通以来,促进亚欧互联互通和产业对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亚欧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会越来越密切。正如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发言指出,“亚欧国家虽同在一块大陆,但经贸往来却受制于不少地理障碍。联则通,通则兴,亚欧大陆迫切需要互联互通。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与地区国家一道构建亚欧大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各国发展”。今年5月27-28日将在重庆举办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对话会。会议将就如何加强亚欧互联互通建设,加强产业合作,促进区域内货物、服务、资本和人员的高效流动,便利贸易和投资,破除区域一体化瓶颈,出谋划策,共享智慧。

推进亚欧互联互通,需要要建立长效的制度化安排,促进各方在经贸往来、文化交流、能源共享、安全保障、生态保护和公共物品提供等多领域形成更广泛、持久的合作机制,让更多国家参与,覆盖更广合作领域,提供更深合作程度。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多边合作机制,同时创新多边合作方式。应充分利用、完善、整合和对接现有的多边合作机制和平台,具体包括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合作组织(SCO)、亚信会议(CICA)、中国-东盟“10+1”、亚欧会议(ASEM)、欧亚经济联盟、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博鳌亚洲论坛等。在利用和整合现有多边机制基础上,探索发起建立“亚欧互联互通”多边合作机制和平台。应当使亚欧互联互通和产业链合作对话会机制化,成立理事会、对话咨询委员会和秘书处,召开年会、研讨会以及其它学术讨论会,讨论亚欧互联互通和产业链合作领域的重要问题,提出地区性或全球性的倡议。

第二,推进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建立亚欧自由贸易区。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推进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亚欧国家宜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达到“一次通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便捷通关目标,降低国际运输成本和提高贸易物流便利化水平。加强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推进跨境监管程序协调,推动检验检疫证书国际互联网核查,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遵守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开展区域性合作,建立高标准、宽领域的亚欧自由贸易区,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

第三,建立亚欧国家和地区的产业互动和互补机制。亚欧国家共同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亚欧国家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交流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成立亚欧产业链合作平台、产业投资基金等,推动产业链合作,重点在智慧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全产业链合作,携手推进亚欧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发挥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亚欧互联互通中的作用,为亚欧乃至全球基础设施和项目提供融资保障。

第四,强化政府间合作交流机制。亚欧国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利益诉求各异、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各自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交流,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亚欧国家应通力合作,稳步形成互动的战略谋划和战略布局,在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形成互利共赢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在形成高度共识的基础上,构建双边为主、多边为辅的政府间交流机制。各国应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制定合作蓝图,积极落实各项任务,定期评估进展情况。

第五,加强智库合作与交流。亚欧合作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形成发展和合作共识,不仅需要政府的推动,更需要得到亚欧各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需要通过民间更多的交流,增加共信、共识、共知和共赢。民间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对政府间交流与合作形成有益的补充。要加强亚欧各国智库、企业家、研究机构、学者和人民团体之间的交往,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彼此的重大关切、文化脉络、政策走向,夯实战略互信基础。要加强亚欧智库之间关于亚欧互联互通和产业对接的探讨与交流,定期开展对话论坛,联合开展研究。

●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