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他乡重庆人 他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

18.11.2015  10:13
逐梦他乡重庆人 他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 - 重庆新闻网
逐梦他乡重庆人 他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 - 重庆新闻网
来源: www.cqrb.cn

吴炯近照。

1932年生于重庆忠县,1950年入伍,随后奔赴朝鲜战场,担任志愿军卫生员,荣立两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后转业至天津工作,退休后成为天津市第一批志愿者,服务社区。

唐点平出生于重庆忠县,200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分析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入选福建省“闽江学者”计划,作为海外留学高层次人才进入福州大学,担任“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获评“全球百名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

唐点平主要从事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设计与应用、临床免疫分析、食品及环境免疫分析等领域的研究,致力于将分析化学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感言:科学并不遥远,它就藏在我们的生活中,并让生活更美好。

唐点平(后)在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身着白大褂、手持试剂瓶,戴一副眼镜,实验室里的唐点平看上去就像无数科幻片里的科学家一样,严谨、斯文。

从一名乡村教师到化学博士,随后又跻身“全球百名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之列,唐点平的身份这些年来一直在变化。但有一点没变,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重庆人。

绝大多数重庆人性格中固有的执着与坚忍,让我在科学研究领域敢拼敢闯;对于科学的深入理解,则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不久前的一天,福州大学一个化学实验室里,唐点平向记者讲起了他的逐梦故事和他眼中的科学世界。

为了“找份好工作”而报考化学专业研究生

1972年,唐点平出生于忠县一家农户,从小头脑灵光,对身边的植物、鱼类、鸟类充满了好奇。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三峡学院生物系。

1996年,大学毕业后唐点平被分配到山东省枣庄第十五中学任教,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那时一名中学教师的月工资才200元左右,尽管如此,唐点平还是将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购买书籍。起初他住在学校附近的招待所,其间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给老板打欠条,承诺在月底领到工资后一定及时补缴拖欠的住宿费。

因为手头拮据,唐点平在附近餐馆吃饭也时常打欠条。有趣的是,靠着这一招他有幸结识了当地一位好姑娘,这位姑娘后来成了他的妻子。

她家当时在学校附近开餐馆,我经常到那儿吃饭。虽说吃得很简单,但积少成多,后来眼看这笔债务要还不起了,我就给她家洗碗,算是打工还债。”唐点平笑着回忆。日子久了,老板娘见唐点平老实、勤快,便暗中撮合他和自己的女儿,甚至在他没钱约会的时候,还会悄悄往他包里塞点钱。

1998年,唐点平结婚,没多久儿子出生了。经济本就紧张的唐点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试着经商,开过火锅店、打印室,但始终感觉自己在做生意上“不得要领”。2001年他选择了考研深造,考虑到化学专业就业面更广,报考的是西南大学化学专业。

考试前一段时间我请假回到重庆,每天足不出户,专心备考。”唐点平说。

虽然当时考研最主要就是为了在毕业后找份好工作,但当他以化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南大学以后,却很快发现:“打开化学的门,一个奇妙的世界等待着我去探索,这是工作,也是使命。

获洪堡奖学金赴德国深造

就这样,唐点平的新生活开始了。

拿到硕士学位后,他选择了在西南大学继续攻读博士,2008年顺利获得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同年,唐点平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进入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分析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洪堡奖学金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是德国政府在化学领域设置的奖学金,当年全球只有两百个名额。”唐点平说,他拿着自己的科研成果与论文去竞争,没想到如愿以偿。

在德国分析化学研究领域前沿的所见所闻,让唐点平大开眼界。

最让人震撼的是德国科学家的严谨。”唐点平说,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常常会因为某一个项目的研究而进行大量看似毫不相干的实验,“比如,一个实验会因为空气湿度与温度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果。而即便是一些在我们看来完全可以忽略的微小变化,他们也会将数据详实记录下来,进而展开严密的对比和分析。因此,一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往往要占据相当长的时间。

德国科学家虽然大多在下午5点准时下班,周末也很少加班,但只要来到实验室,绝对是百分之百投入。”唐点平说,做实验的时候,每位科研人员都在自己的工作台上全神贯注工作,就像是一台高速运转的马达一样;实验室里,总有一种让人“疯狂投入工作”的气氛。

但最“疯狂”的情形,更多出现在实验结果与理论设想不同,甚至相悖的时候。“就好比,在理论上本来应该1+1=2,但你做出来的实验结果却是1+1=3。”唐点平说,有一次,他们找来一个已经霉变的食品,用研发出的试纸对其进行测试,结果却显示该食品没有任何问题。科学家们很快作出一个“疯狂”的决定:之前所构建的理论框架作废,全部推翻重来!

实验是很细微的,比如取样时间、地点不同,都可能导致不同结果,所以试验开始之前大量看似无意义的相关测试与数据分析十分有必要。”唐点平说,德国同行的“疯狂”,其实正是严谨科研态度的表现。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医疗诊断与食品安全检测

2009年底,唐点平学成归国,被聘为福州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很快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2011年,他带领团队接手了来自“肿瘤标志物电化学磁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项目。这一研究,旨在通过纳米材料及生物传感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将磁免疫分析与高灵敏电化学技术相结合,实现样品在复杂体系中快速分离与高灵敏检测,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技术平台。

每种癌症都有标志物,说简单点,我们的工作就是将这个标志物迅速找出来,并查看它的含量。”唐点平介绍,其具体操作就是将受检人的血清滴加在生物功能化的纳米材料溶胶中,再根据溶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此人是否患有某种疾病。

他说,目前这项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且与指定医院达成合作,在对肝癌、胃癌两种疾病的诊断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除了诊断疾病外,分析化学研究成果近年来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

唐点平专注于对食品有毒物质的检测,由其团队发明的试纸与溶剂可以现场快速检测出食品中的某些有毒物质。“比如把面包渣放进试剂中,如果面包已经产生霉变,或含有汞等有毒物质,试剂的颜色就会立即发生变化。”唐点平解释道。

凭借这一研究成果,唐点平开发出了一系列针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非法添加剂、有毒污染物进行检测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仪器,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

近年来,唐点平的研究不断得到行业内的肯定。2013年,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学会之一——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评选出“全球百名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中国6名位科学家当选,唐点平正是其中一员。

“‘全球百名最具影响力分析科学家’中,有一个来自重庆忠县!我觉得很骄傲!”唐点平说,异乡逐梦多年,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重庆人。

我想念家乡的味道。”唐点平说,重庆美食众多,希望有一天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被应用到重庆美食的安全检测中,为重庆美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保驾护航”。

今晚重庆卫视同步播出相关报道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