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观展人数近2000人次 《见证重庆——大型影像文献展》今日闭展

29.08.2018  07:42

见证重庆——大型影像文献展》现场照片。记者 崔力 摄   

重庆日报消息,上千幅照片与大量影像资料,展现出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作为2018重庆(国际)影像文化节的首个展览,《见证重庆——大型影像文献展》今日在重庆美术馆闭展。

在半个月的展期里,这个反映重庆在改革开放40年来喜悦与激情、变化与成就的展览,给了观众怎样的惊喜?有怎样的影响与效果?8月28日,重庆日报就此进行了采访。

像走进时光隧道的影像展

8月28日上午,位于重庆美术馆一楼的“重庆时间”展区,不少观众正兴奋地在这里合影。

重庆第一家专业出租车公司成立、第一座地下人行通道建成……仿佛由时光片断组成的影像地毯从入口处铺开,上面记录着从1979年到现在发生的大事件。

看!那是老重钢。”“新牌坊地区原来还是一片农田!”展厅二楼,不管是在由十八梯的老照片做的背景墙,还是在由民国时期、解放时期、改革开放、直辖等不同时期重庆人表情制作成的表情墙等展区,观众们都津津有味地观看展览,并饶有兴趣地摆出各种pose照相。

重庆变化太大!发展太快了!”家住七星岗的市民杨兴强感叹,这个展览非常系统,而且用影像的方式呈现了重庆的变化,非常棒!

就像穿越时光的隧道,过去与未来相交融。”老家在安徽、如今在重庆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张磊表示,自己仔仔细细地看了每个展厅的展览。“当初选择留在重庆工作,是因为喜欢这座城市火一样热情的性格,但以前自己并不了解重庆厚重的历史。通过观看这个展览,让自己对重庆有了更加深入、形象的了解。

是一次非常专业的学习

展厅里让人最震撼的照片,莫过于徐为民拍摄的《长江三峡写真长卷》。这幅长达18米,宽约70厘米的作品,用1200张底片记录了蓄水前的长江三峡。现场,不少专业摄影师都为这幅作品点赞。

无论历史价值、拍摄手法、影像效果,都非常让人震撼。”渝北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许可特地带了几位朋友一起来看展。“这是我第二次来看这个展了!”许可说,自己跟身边很多朋友都推荐了这个展览,此次展览不仅可以了解重庆的历史,也是一次非常专业的学习。

站在由土耳其摄影师费瑞特·库亚斯拍摄的《雄心之城》前,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师刘欣久久驻足。《雄心之城》创作于2005年至2008年间,作品用镜头展示了重庆和这里生活的人们。“这组作品屡获国际奖项,多次在欧洲展出,此次是该作品首次在重庆展出。”激动不已的刘欣表示,能在家门口欣赏到国际摄影大师拍摄重庆的佳作,非常难得。

遵义美术馆想邀请展览去贵州

8月21日,《见证重庆——大型影像文献展》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贵州遵义美术馆的50名工作人员。

原来,新建的遵义美术馆将在今年10月开馆。“这些照片用什么方式装裱的?”“这个展区用了哪些新媒体方式?”参展过程中,本次展览的工作人员分两次对来自遵义美术馆的嘉宾进行了导览,遵义美术馆的馆长刘德在观展过程中不停向工作人员“讨教”。

美术馆大多采用传统、静态的方式对书画进行展览。”刘德说,《见证重庆——大型影像文献展》主题很鲜明,而且层次丰富,表现方式多样,“展览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棒,我们希望邀请这个展览12月份到遵义美术馆去。

此次展览期间,日均参观人数近2000人次。”展览工作人员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对于常年生活在重庆的市民来说,这是一次温情的回忆和对话;对于不了解重庆的外地人而言,这个展览是了解重庆非常快速、详细的窗口。

重庆日报记者 李星婷 实习生 谭诗雨

原标题:日均观展人数近2000人次 《见证重庆——大型影像文献展》今日闭展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