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富民兴渝贡献奖获奖人物|梅玫:将“莎姐”品牌推向全国

07.01.2022  21:03

2021年12月29日,《重庆日报》第6版“富民兴渝贡献奖获奖人物”专栏刊登《大渡口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梅:将“莎姐”品牌推向全国》一文,内容如下:



大渡口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梅玫17年来专注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将一项检察工作机制一步步提升成一个全国性未检品牌,用耐心、爱心、恒心为重庆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作出了贡献。


17年打造全国性未成年人检察品牌


梅玫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始于2004年。那一年,大渡口区检察院正式成立了“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将此前分散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进行综合管理,梅玫成为维权岗7名检察官中的一员。


在一件件令人痛心疾首的未成年人案件中,“莎姐”们看到了法律问题,更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为此,梅玫提出树立“三心”理念,构建了“五加七”工作模式、编绘系列法治漫画口袋书《莎姐讲故事》,设立“”热线、“莎姐”信箱、“莎姐”谈心室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未检品牌“莎姐”。


17年来,通过不懈努力,凭着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梅玫和一帮同事逐步拓展了“莎姐”青少年维权岗的工作内容与范围,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方式,形成了办案、帮教、预防、保护四位一体的维权体系,积极推行刑事和解制度,并且根据不同的对象,探索出不同的帮教体制,将帮扶的过程向前向后延伸。


2009年以来,“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在做好解决涉案未成年人复读复学等实际困难的同时,又着力开展未成年人的心理矫治和疏导工作,“莎姐谈心室”工作机制应运而生。


截至目前,“莎姐”已经被3次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成为一个全国性未检品牌。


助推“莎姐”品牌走向专业化


莎姐谈心室”具有心理危机干预、抚慰功能,梅玫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在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外,将受害的未成年人,甚至是普通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子女纳入其中。


曾经有个10岁的小女孩,因为受到犯罪分子不法侵害导致出现幻觉、自闭等症状。”梅玫专程请来心理专家为小丽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在每次治疗时,给她拥抱。


阿姨,我好喜欢你,爸爸妈妈经常不在家,没人像你这样抱过我。”最后一次谈心结束告别时,小女孩在梅玫耳边轻声说。


莎姐谈心室”自成立以来,先后帮助了80多名未成年人和家长,还帮助近400名失足少年走出阴霾,重拾阳光。


2011年,梅玫将“莎姐谈心室”开进社区,聘请社区人员加入“莎姐”队伍,并在《莎姐讲故事》第二册中新增了四格漫画。


我们希望莎姐这个品牌能够不断地与时俱进,具有长久生命力。”梅玫说,为突出专业性,实现办案、帮教、救助全面协调推进,2012年,“莎姐”工作专区成立,将心理疏导、调解纠纷、司法救助等集中到工作区办理,实现了办案“一体化”;2014年在全市率先引入社工组织参与个案帮教,针对不同涉案未成年人,采取“项目化管理”“检察官、社工、志愿者多帮一”“未成年人自选爱心家长”3种举措;2018年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统一委托司法社工规范制作,实现帮教矫治“个性化”“精准化”;2019年开发的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网络平台“莎姐”云平台正式上线。


普法宣传惠及10万余人


谢谢你‘莎姐’阿姨,上次爸爸和我一起听了你的课,回去后就再也不打我和妈妈了,我长大也要像你一样当‘莎姐’检察官。”在一次讲完普法课后,一个小学生的话让梅玫极受触动。


这就是我四处普法的价值和意义啊!”梅玫担任重庆市第37中的法治副校长9年,最开始她自己给学生讲普法课,后来逐渐演变到她给孩子们指导,由孩子们给老师和家长讲法治课,这些普法课还曾登上过央视。


梅玫认为,她就像个引路人,引导孩子从学习法律的参与者、体验者、探究者,转变为法治教育的宣传者、传播者、实施者。“给孩子们上好法治课,就是建设中国法治的未来。”梅玫激动地说。


近3年来,她与全市“莎姐”团队一道,先后对575名未成年人进行帮教,促使92.17%的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339人顺利就业,94人回归校园,其中39人考上大学。对涉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矫治、危机干预400余人次,帮助70余名未成年被害人走出心理阴霾。


莎姐”工作机制如今已扩展到全市三级检察院共同参与,逐渐发展成拥有416名“莎姐”检察官、1531名“莎姐”志愿者的大团队。


梅玫组建的“莎姐”法治宣讲团,开展法治巡回宣讲500余场,受众10万余人。同时她还建立起“莎姐”法治宣讲对接联系制度,建立13个“莎姐”工作室、9个校园“莎姐”法律社团。


多年付出,梅玫收获颇丰。她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未成年检察工作作出贡献的个人、全国最美公务员、全国模范检察官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