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人捐出20年捡来的59件套文物!从战国到明清,不乏精品

16.07.2020  17:17

看万州客户端消息,7月15日,云阳县博物馆办公室里,56岁的陈定发在文物入库清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无偿捐赠的59件套文物从战国一直到明清时期,大都保存完好,对研究三峡千年移民古城的活动轨迹提供了重要佐证。

陈定发是云阳老县城的一个菜农,一家6口人,全靠他养家糊口。2014年,全家被认定为贫困户。

仅凭卖菜很难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陈定发一直在思考:“还能干点别的事吗?”云阳老县城有1400余年历史,因建设三峡工程而整体搬迁,这为陈定发谋生打开了新的“门路”——拾荒。从2000年开始,随着云阳老县城大规模搬迁,他便一边种菜一边拾荒补贴家用。

那时候,在一片片老城的残垣断壁里,我每天都要捡一些破铜烂铁、瓶瓶罐罐,卖的钱也增加了收入。”陈定发说,每年都有一些“爱宝”人上门找他,说若捡到好东西就卖给他们!

起初,陈定发也觉得那些被泥土包裹的人俑、动物俑和脏兮兮的瓶瓶罐罐没啥用。但是随着来看这些东西和愿意掏钱买的人越来越多,他逐渐意识到这些东西可能很有价值。陈定发说,尽管自己没读几天书,一家人的生活依然艰难,但他坚持一个原则:不能随便把这些东西换点钱花掉了,首先得把好东西保护好,不能让它流失。于是,他把这些千辛万苦淘来的宝贝悄悄埋藏在自家的玉米地里、木柴堆里。

今年7月6日,陈定发看了几期央视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引起了他对保护文物、守护文明的重视,便下定决心来到云阳县博物馆表达捐赠的愿望。随即,云阳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前往陈定发家中,结果让他们惊喜不已。

经初步鉴定,陈定发捐赠的一共有59件套文物,从战国时期一直到明清,包括陶俑、陶塘、陶制瓶罐、铜制物件和瓷器等,不乏精品,极具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据云阳县文管所副所长陈昀介绍,这些“瓶瓶罐罐”为研究云阳老县城从战国一直到明清时期的活动轨迹,以及那一段时期人类的风俗、葬俗等,提供了很重要的依据。

15日,陈定发签订文物入库清单后,云阳县博物馆给他颁发了捐赠证书,给予鼓励。陈定发激动地说:“我曾是贫困户,拾荒20年。这些年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全家去年实现脱贫,把这些宝贝捐赠给博物馆就是为了保护文物,回报党和国家的恩情!

三峡都市报社全媒体记者 洪启辉 徐志全

原标题:昔日贫困户脱贫了不忘报党恩 捐出20年拾荒捡来的59件套文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