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杨家坪摆了17年的路边摊 外国人都要来排队

17.05.2017  18:21

杨家坪民主一村,热闹的菜市摊子,熟络的街坊领居,一切都充满了生活气息。街边一角,一个不起眼的路边摊让整条街飘荡着肉粽的香气。17个春秋,粽子摊雷打不动地站定街角,来买粽子的客人络绎不绝,而摊主黄乾友和粽子的故事,也有17个年头。

▲ 黄乾友

嘉兴粽子激发的灵感

杨家坪直港大道,第一个左转路口直走,就能看见一个简易的路边摊。一张桌子,几个板凳,一根竹竿挂着一张价目表,浓浓的粽叶香让整条街提前有了端午节的味儿。

摊子背后,一个院坝里,五六人正忙碌着包粽子,54岁的摊主黄乾友也是其中一人。尽管粽子摊的生意越做越火,但黄乾友依然坚持亲力亲为,“自己不上阵,总是安不下心”。短短1分钟,黄乾友就能包好3个肉粽。

▲ 黄乾友和家人一起包粽子

被洗过3次的粽叶,鲜香的腌肉,金灿灿的蛋黄,饱满的糯米……新鲜的原材料让人眼馋,而这都是黄乾友到贵州深山、四川武胜、黑龙江五常等地精心挑选的。

黄乾友的老家在九龙坡西彭镇迎新村,务农打工,开馆子,卖夜啤酒……为了生活,黄乾友尝试了很多。1992年,黄乾友第一次去浙江嘉兴,嘉兴粽子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99年,黄乾友举家搬迁到了主城的杨家坪生活,卖起了现磨豆浆。

▲ 粽子里的蛋黄来自四川武胜

那时重庆刚兴起超市,没想到里面就有嘉兴粽子卖。”黄乾友说,他在山城超市里买了嘉兴粽子,但吃起来不是那个味儿,“所以我就想自己动手包粽子”。黄乾友说,他从小就吃妈妈包的粽子,那都是自家种的糯米和现采的粽叶,内容虽没嘉兴粽子丰富,却也新鲜可口,也让他学会了包粽子的手艺。

▲ 黄乾友的粽子内容丰富

买来香肠腊肉、糯米和粽叶,黄乾友自己配调料、包粽子。适逢端午节,黄乾友便拿出粽子搭着豆浆一起卖,没想到,他的第一次尝试得到了顾客认可,“粽子被一扫而光”。

闻名杨家坪的粽子“游摊贩

自己包的粽子热卖,这让黄乾友感到意外,也看到了商机。说干就干,2000年秋天,黄乾友开始了卖粽子的生活。

▲ 年轻时的黄乾友和妻子付明琴

那时的杨家坪还没有步行街,404终点站也不在石杨路,黄乾友每天早上都会在家包上3、40个粽子,然后提着桶出去叫卖。上至动物园,下到谢家湾,黄乾友全程步行,一路吆喝,向陌生人推销自己的粽子,“游摊”生活要到晚上7点才结束。

尝尝我的粽子吧,现包现卖,新鲜可口!”“来来来,吃一口再说,不好吃不要钱。”……没有招牌,没有店面,那个时候,黄乾友的普通糯米粽卖1元1个,蛋黄粽2元一个,广受顾客好评,“到后来,一天要包两三百个粽子,推着推车出去卖”。如果哪天黄乾友没有出门卖粽子,客人还要“抱怨”白等了一天。

▲ 黄乾友的粽子

在客人们的强烈要求下,卖了两年“游摊”粽子的黄乾友,在杨家坪地下商场的梯坎位置租下了块儿地,固定了售卖点。“我姓黄,就取了‘黄记粽子’这个好记的招牌名。”黄乾友说,这一卖就又过了10年。后来,为了节省时间成本,2012年后,黄乾友干脆将摊子固定在了民主新村,现包现卖。

▲ 黄乾友有自己包扎粽子的手法

日子过得快,但包起粽子来,每天都是充实的。”黄乾友说,平时就由他和妻子经营粽子摊,每天要包2千多个粽子,到了端午期间忙的时候,他会请自己的三个姐姐和其他亲戚,包括女婿来帮忙,一天要包上万个粽子。

他的粽子漂洋过海

虽然隐于繁华都市背后的老居民区,但黄乾友的粽子名气不小,常常有人专程来摊位买粽子。

▲ 黄乾友在包粽子

黄乾友还记得,曾经一名从武汉来重庆出差的中年男子,为了买他的粽子,干脆再重庆多住了一晚。“他来买粽子的时候,当天的已经卖光了。”黄乾友说,男子请求再包80个蛋黄肉粽,他想带回武汉。那一晚,他和老婆临时加夜班,完成了这笔订单。

三年前,一名双脚残疾的男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乾友的摊铺,要买粽子。“他说自己是从两路口坐车过来,专门买粽子的。”黄乾友说,这些为了他的粽子,不远千里,不顾辛苦的客人,都令他感动,也成为他坚持卖粽子的动力。

▲ 哥斯达黎加的小伙子专门来买黄记粽子

成都、北京、宁夏、新疆、美国、加拿大……黄乾友的粽子不仅走出重庆,甚至也走向了世界。“一些在重庆读书的留学生,还会趁着放假,带着粽子回家。”黄乾友说,他的粽子比他去的地方还要多,还要远。

17年不开分店不换摊点

卖粽子17年,黄乾友的粽子生意一直火爆,可他始终将摊子留在民主新村,也没开拓任何分店。他说,一是为了方便老顾客找到,二是不想让自己的粽子变了味儿。

▲ 黄乾友的粽子摊17年没搬过 

可能我对我的粽子有‘私心’,不想让任何人毁了它。”黄乾友说,有人找他做加盟店或者代理商,也有人想花10万买他的技术,邀请他开厂做技术指导,但他都一一拒绝,“没有自己手把手地包粽子,不放心”。

黄乾友说,他并不希望自己的粽子成为被迅速复制的快消品,他希望自己的每一个粽子都能实打实的获得客人的满意。而这样的坚持也让黄乾友落下一身“职业病”,由于长期保持坐姿包粽子,黄乾友的手和肩部都有劳损,而腰椎间盘突出已经做了两次手术。

▲ 黄乾友坚持每天亲手包粽子

端午期间,黄乾友基本上都是早上4、5点起床,晚上11点收工,有时为了蒸好粽子还需要熬通宵。再忙再累,黄乾友都坚持自己来把关,“越是端午生意好,越不能‘放水’。”黄乾友说,他的粽子一年四季都一个价,绝不会趁着端午生意好就涨价“敲竹杠”。

说不累是骗人的,但是客人的好评就是最好的回报。”黄乾友说,粽子对他的意义,已经从最初的兴趣、尝试到养家糊口,再到如今的欣慰感、成就感,“看到曾经还是学生的女孩变成妈妈,带着孩子来吃自己小时候爱吃的粽子,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不能丢”的粽子情

随着时间的更迭,端午节对于人们的意义,似乎变得越来越寡淡,到超市随便买点粽子来吃吃就行了。但在黄乾友看来,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在于“不能丢”,“传统手艺不能丢,节日的氛围也不能丢”。

▲ 黄乾友的家人也加入了包粽子“大军

黄乾友曾收过5、6个学徒,都是免费教包粽子。“基本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黄乾友说,他们都是学会了怎么包就“”了,有的自己跑到观音桥去卖粽子,但卖不脱又放弃了。“静不下心来,沉不住气,是没办法做好一件事的。”黄乾友说。

我这辈子肯定是一直包粽子,直到包不动的那天。”黄乾友说,他舍不得放下这门手艺,丢了太可惜,而为了让自己的粽子长久流传,他已经将手艺和配方留给了31岁的女儿。

▲ 年轻时的黄乾友和女儿

眼看端午节就要来了,黄乾友和他的家人又到了一年最忙碌的时候。讲着自己和粽子的故事,黄乾友手中包粽子的活儿一刻也不停歇。

黄乾友说,人这辈子就讲个“实在”,粽子让他的生活变得实在,而他希望自己的粽子能让每个人对“端午节”和“粽子”的定义,不再流于形式,变得实在。

原标题:他在杨家坪摆了17年的路边摊 外国人都要来排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