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十年 在猪圈里办出千万家具厂

24.04.2015  12:44

    一环路的青峰胡豆坪村,几乎已成家具一条街。51岁的易赐建,十年前搬来这里,租下10亩地建厂掘金。来胡豆坪前,他十年时间搬过两次厂。

    那时他在猪圈办厂,家具也难卖。顾客货比三家,看中他的家具,但嫌卖价高。老易说,坚持做好家具,不跟风不杀价,是非常孤独的。

    他现在笑了,终于熬出头了。这几年,他的回头客越来越多,一年要接六七百个大单。两条生产线开工干,年产值以千万计。老易也摇身一变,成为当地的家具大鳄。

    挫折中成长>

    从小家里条件差 母亲临终让他学手艺

    

51岁的易赐建在自己厂子的家具展间。

    易赐建是合川盐井镇许家村人。51岁的他,有点瘦,话也不多。在几个兄弟姊妹中,他排行老三,是长子。

    在他印象中,家里一直挺拮据,还差粮食吃。母亲身体差,生病多;父亲体质差,干活不来劲。父母都开明,砸锅卖铁让他上完高中。

    “小学都是在猪圈里读,三十多人挤在一堆。”回忆艰辛往事,老易不禁笑了。不过,老易读书卖力,一直上到高中毕业。那时村里上过高中的没几个。

    上高中时,母亲卧病不起。易赐建高考完那天,母亲病逝,这对老易打击很大。“家穷没钱,不可能让你去补习。你去学门手艺,不读大学也能养家糊口。”母亲在弥留之际,让老易去学门手艺。

    开始以种地为生 木工成为他闲时爱好

    上高中两年里,老易只吃过1次肉,花了他4毛钱。那时候,他一星期只有1毛零用钱。母亲的话改变老易一生。母亲走后,老易凭自己的眼力劲,开始自学木工。不过,他那时没想过当木匠,只是为自家添置些板凳、木桶。“我的眼力巧,木活一看就会。”老易说,慢慢地,木活成了他的爱好。

    在老易研究木匠活儿的同时,他靠种地为生。老易胆子大,去璧山弄来杂交稻种,当年老易家谷子收成最好。19岁时,老易不种稻子,改种蔬菜。他说,同样一亩地,种稻子能卖四五百,但种菜能卖八九百,不过要长期担菜去街上卖。

    老易当时卖菜,常凌晨三点出发,走路去街上赶早市。后来,村里的人向他学,他又改种菜苗卖。

    “骨子里就有股劲,想什么事都跑在前头。”老易种菜几年挣到好几千,在村里第一个盖起楼房。当时的他只有23岁。

    转折中新生>

    木工活做出名堂 他打算拜师学艺

    下雨时不能种地,老易就动手做木工活。后来,左邻右舍见他做木工活不错,经常请他去帮忙。

    “慢慢地觉得做木活有搞头,比种菜还轻松些。”老易开始拜师学艺,打算做个木匠。他跟师傅跑过两趟,可什么都没学到。

    有次老易去贵州工地做门窗,但到工地之后,师傅却领着一个徒弟,去外边赚外快,把工地活全交给老易和几个师弟。老易干了一个月,活儿没少干,可师傅只给他两天的工钱。

    当年过年,工地活儿没干完,师傅带着师兄弟走了,老易手里没钱,只好去打小工,这才勉强糊口。

    打算单干开厂 出师不利生意差

    后来,老易打算出师单干。他先是在重庆观音桥一厂里做当家木匠,后来又与人合伙,在重庆石桥铺开了个家具厂。但是合伙两个月,因为意见不合,厂子解散。

    厂子解散后,老易来了永川。1993年,他在望城坡的一个猪圈里,办起自己的家具厂。猪圈除养猪占地,还有50多平方米。见猪圈外有个空地,他又支了个偏棚。当时他手里就两三个工人,干的全是手工木活,没钱添置机械设备。

    不过他没想到,顾客嫌自己的家具价格高,生意并不好。

    “那时能卖点给懂行的顾客。一般外行看不出来好坏,比货时看外观和价格。”老易说,自己很实在,所做的家具,全部采用品牌木材,做工也非常细,因此价格比一般家具商的贵。

    最艰难的十年 幸得朋友仗义帮忙

    老易性格内向,平时话也不多。他说,自己不善于推销,也是家具难卖的原因。他想过降低家具品质,这样就能降价,或许生意就会有起色。但是,他说服不了自己。

    厂子最困难是前面四五年。这四五年里,他的厂子换了好几个地方,为省租金,北山、粮库他都待过。老易说,他很感谢自己的房东,一直对他信任有加。“那几年没钱过年,都是去找房东借。

    除了房东外,见老易人忠厚,材料商也伸出援手,不仅不急着收货款,还主动借七八万给他解急。“最难的十年,我最感谢的就是这些朋友。”老易说,“真的是患难见真情!

    赚到市场口碑 他逆袭成家具大亨

    2004年底,他将厂子搬到一环路,生意开始有了起色。几年前,本地一酒店下单,让老易定制家具。同时竞争的有三个家具商。老易的货送去后,酒店方非常满意,陆续将16层宾馆的单子都交给他。

    最近这几年,老易笑得多了,他一年要接六七百个大订单,两条机械化生产线开工,每年的产值上千万,成功“逆袭”为本地家具大亨。

    虽然大环境下,家具行业订单大减。但是老易说,这几年做定制家具,靠老顾客的口碑,他的订单不减反增。接下来,他打算外扩,首站贵州,“现在有这个实力了。

    老易说,摸爬滚打22年,前面十年最难熬,孤独坚守底线,钱没赚到,但赚到了口碑。

    “做生意先做人,这是我的经历,也是我的诀窍。”老易说他很幸运,当年同师学艺的师兄弟,都没能在这个领域闯出路子,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当木匠。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